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家乡区县: 成都市金牛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源于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在成都建立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1954年改制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1956年改建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

短训时期

1951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空军司令部气象管理处在成都市小天竺街六合里建立气象干部训练大队,主要为西南培训气象技术干部,并为西北、中南输送人才,属于军队编制。

1951年1月20日,气象干部训练第一期正式开学,招生49人,教员4人,训期5个月。

1953年9月,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为地方建制。

1954年12月9日,西南气象处气象干部训练大队改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主要负责为西南、西北区培训气象技术干部。

1955年8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原中央气象局长春气象通信干部学校部分并入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

中专时期

1956年6月13日,经高等教育部批准,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干部学校正式改建为3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定名为"中央气象局成都气象学校",直属中央气象局领导。设气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

1957年5月10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建立中国共产党成都气象学校第一届委员会。

195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领导、四川省气象局代管,更名为"成都气象学校",为4年制中等专业学校,增设农业气象专业。

1959年9月11日,学校改由中央气象局直接领导。

1959年10月21日,学校改由中央气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双重领导。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止招生。

1970年,成都气象学校党政工作由四川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建制和业务指导归中央气象局。

1970年4-8月,北京气象专科学校和湛江气象学校撤销,部分师资、设备并入成都气象学校;根据战备需要,成都气象学校当年恢复短期培训教学工作,为全国培训气象通信报务、无线电机务和高空探测人员549名。

1971年11月2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成都气象学校仍属中央气象局建制,中央气象局负责计划,由四川省革委会和省军区领导,以省军区领导为主。学校实行党委制,主要任务为全国气象部门培训气象雷达、通信机务、高空观测和新技术使用等技术骨干,并承担四川省和西藏自治区气象人员的培训;学校定额为600-800人。

1973年4月2日,经中共四川省军区委员会批准,成立中国共产党成都气象学校临时党委。

1973年9月,学校恢复中专招生,设气象通信观测专业。

1974年10月,学校调整专业设置,设气象、高空气象、通讯机务、气象雷达4个专业,学制2年。

1976年,气象、高空气象、通讯机务、气象雷达专业学制改为3年。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干部训练班成立。

1950年11月,定名为"西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干部学校",由时任工业部副部长的万里(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任学校第一任校长。

1953年8月,重庆市第一、二、三财经学校、江津财校、宜宾财校等部分或全部并入本校,更名为"重庆工业会计统计学校"。

1954年,改由国家统计局管理,更名为"重庆统计学校"。

1958年8月,下放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将学校由重庆迁至成都光华村,更名为"成都计划统计学校"。

1963年4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学校迁至内江桐梓坝,更名为"四川省计划统计学校"。

198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决定收回四川省计划统计学校,更名为"四川统计学校"。

1981年9月,国家统计局决定学校实行国家统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统计局领导为主,由四川省统计局代表省政府协助国家统计局管理的领导体制。

199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党组批准学校为地、师级单位。

1999年9月,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学校启动由内江迁回成都的迁建工程。

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学校下放给四川省人民政府管理。

2001年2月2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01年8月,四川统计学校迁建项目竣工,学校从内江整体迁回成都,同时完成并校工作,四川统计学校新校区改建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龙泉校区。

开拓奋进 折叠

1978年4月14日,经国务院和教育部批准,成都气象学校改建为成都气象学院,实行中央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中央气象局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

1980年9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

1981年3月16日,经中共成都市委批准,学校第一届党委、纪委成立。

1985年6月28-29日,学校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细则》,选举和成立了首届教代会主席团。

1985年,王柏钧、张世钧与国家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联合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6年,经国家气象局批准,学校成立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所。

1987年4月10-15日,东亚大气环流国际学术会议在学校召开,来自英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60名气象学家参加了会议。

1990年11月6-11日,全国气象教育工作会议在学校召开。

1991年10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签署联合培养定向研究生协议。

1995年,学校"八·五"实验室建设通过中国气象局检查验收。

1996年10月20日,学校举行建校45周年校庆。

1996年11月11-16日,国家教委教学评价专家组一行对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价工作。

1997年5月15日,国家教委通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结论为"合格"。

1997年7月19日,国家教委转发了《专家组对成都气象学院本科教学工作的评价意见》。专家组认为"通过近两年的评建工作,已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等各方面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998年6月8日,学校成立计算中心。

1999年9月30日,中国气象局批准,学校"十五"期间本科专业核定数增加为16个。

1999年10月16日,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89950部队教导大队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共同建立成都气象学院绵阳校区。

1999年11月,学校决定,从1999-2000学年开始,在全日制本专科学生中实行学分制。

1999年,学校决定新校区选址双流航空港。

1999年12月10日,中国气象局同意学校在成都航空港教育园区建设新校区。

1999年12月24日,学校党委会议决定,在双流航空港开发区征地300亩建立新校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五年达标"的思路进行建设。

1999年12月24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学校成立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2月22日,学校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

2000年6月,学校"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三个本科专业被列为国家管理专业。

改革发展 折叠

2000年7月18日,学校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2001年1月9-14日,学校决定采用清华大学的新校区建筑设计方案,航空港新校区建设工程前期准备全面启动。

2001年2月27日,原直属国家统计局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统计学校整体并入学校。

2001年3月,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四川省信息工程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2001年8月31日,学校与重庆邮电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签订协议,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办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形式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2001年10月26日,学校举行建校50周年庆祝大会。

2001年11月9日,国家计委、信息产业部批准学校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成都)人才培训中心"。

2002年6月15-19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组织的国际学术会议"强风暴、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学术讨论会"在学校召开。

2002年9月5日,学校被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确定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年级学生中施行选拔军队飞行学员的50所高校之一。

2002年9月8日,第一批2000多名学生由人南校区搬迁进住航空港新校区,标志着航空港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2002年9月17日,中国气象局和学校签署局校合作协议。

200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7月10日,学校党委会审议通过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发展战略》,确定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省属重点、国内知名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信息工程大学"。

2004年1月5日,学校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签署合作培养干部协议,成为全国第一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培养后备军官的普通高校。

2004年4月,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

2004年6月9日,"国家统计局统计干部培训基地(成都)"在学校成立。

2004年7月26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学校承办的"第八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暨两岸青年大气科学学术研讨会"召开。

2004年10月26日,成都军区决定从2004年9月起依托学校选拔培养国防生。

2005年12月6日,学校被四川省教育厅批准为四川省IT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第一批试点院校。

展望未来 折叠

2007年,学校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

2008年,学校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欧洲几所大学提出并试行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进行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并成为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再创新试点工作组副组长单位和电气组组长单位。

2009年,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在全校所有专业实施以专业建设为主线的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

2010年,学校成为中国气象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首批61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院校。

2011年,学校成为国际CDIO组织正式成员。

2013年,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4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第八次代表大会明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发展战略,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思路,确定了学院发展的新总体目标: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

2015年4月28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2015年6月8-11号,学校将举办第11届CDIO国际组织全球年会。

lulu~(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