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

家乡区县: 咸阳市渭城区

第五章 重点工程

2015年至2020年,咸阳市将依托十大重点工程,重点推进10个电子商务重点园区和平台项目(表一)、20个电子商务重点企业项目(表二)建设,为咸阳市电子商务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一节 咸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工程

(一)以北塬新城为依托,建设咸阳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以电子商务发展为主线,重点构建以B2B、B2C、跨境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交易平台。整合资源,为园区内的企业提供网络技术、营销、广告设计、专业美工、摄影、代运营、仓储物流、融资和培训等服务,逐步将产业园打造成具有完整电子商务产业链的专业园区。

(二)发挥北塬新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着力引进当当网、益商、宇培、辉联等知名电商和物流企业,力争将产业园打造成立足咸阳,引领关中、辐射西北的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电子商务物流园区。

(三)以园区为牵引,推动物流骨干网核心节点建设,加快物流配送网络向各县市区延伸,实现实体产业、电子商务和物流的无缝衔接,带动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二节 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工程

(一)以百旺农产品市场为依托,建设咸阳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园区以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打造农产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为主线,为入园企业提供实体经营、产品展示、网上交易、策划包装和仓储物流的全流程和全方位服务。

(二)构建“农户 农村销售合作组织 平台 网上零售商 消费者”新型的电子商务流通链。依托农产品实体批发市场,将园区打造为专业、完善的大宗农产品现货及网上交易商城。

(三)发挥园区作用,通过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聚集网商,壮大我市“农字号”电子商务产业,带动传统农业交易模式的转型升级,助推我市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

第三节 咸阳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工程

(一)依托武功、彬县、泾阳等县市区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县。挖掘传统农产品内涵,策划包装手织布、布艺刺绣、锅盔、麻花、圣女果、香醋、挂面等特色农产品。

(二)开发搭建集产品展示、商务洽谈、产品交易、网上支付、安全认证、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创新营销手段,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当地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三)鼓励和扶持回乡农民工、返乡大学生、下岗工人在淘宝等平台上开店,面向全国,上线销售经过筛选、包装、检测后的农副产品。

(四)引进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等大型物流配送企业,使武功和彬县等县市区成为电子商务创业者的聚居地和农产品电商物流集散地,成为引领全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示范县。

第四节 电子商务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工程

(一)以大秦西市为基础,建设咸阳市电子商务企业创业孵化基地,为新创办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电商企业提供有利于生存、发展的服务环境和空间环境。

(二)为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人员培训、项目推荐、技术信息、管理咨询、市场开拓、资金扶持、法律援助等方面的服务,在租金、税收、融资、培训等方面提供优惠。

(三)经过三到五年建设,成为集创业项目开发、传统企业转型、创业企业孵化、项目资金支持、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创业平台,成为西北地区中小电子商务企业和项目的重要培育基地。

第五节 “淘宝特色中国·咸阳馆”建设工程

(一)依托咸阳市“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资源,建设“淘宝特色中国·咸阳馆”,推行专业化运营,确保营销推广活动的持续开展和产业链培育工作的落地实施。

(二)整合咸阳市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资源,实现特色产品的上线销售。以“旬宝”、“马栏红”等苹果品牌为切入点,逐步上线核桃、圣女果、挂面、手织布、布艺刺绣、三原香油和旅游年票等其他产品。

(三)运用市场手段,整合线下农产品资源、建设农产品示范基地,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全程管控。实现特色农产品的统一检验、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仓储、统一配送。以互联网为载体连接农户和消费者,打造线上线下一条龙的产业链。

(四)对入馆商家和产品质量严格把关,重视上线产品的质量安全保障,与市场合力构建品质监管体系和食品安全保障机制。在地方政府、电商平台、入馆商家以及咸阳馆运营商等多方主体的持续努力下,不断促进咸阳特色产品线上销售,打造咸阳农产品名优品牌。

第六节 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工程

(一)加快改善电子商务运营环境,招大引强,借力发展本地电子商务,引进并争取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商落户咸阳,建立西北地区总部、区域性的物流集散中心、服务中心和运营中心。

(二)大力扶持本地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发展,鼓励本地大中型骨干企业做大电子商务规模,在医药、纺织、装备制造、农产品、社区服务等领域加快培育一批技术先进、商业模式新颖、规模大、资源整合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示范带动,引领咸阳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第七节 “中国咸阳金果网”创建工程

(一)依托咸阳及周边优质苹果产区的资源优势,扶持本地果业公司负责市场化整体运营,搭建“中国咸阳金果网” B2B电子交易平台。

(二)根据国家《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制定相关规则,为生产商和经销商等提供行业动态、供求信息、价格行情等信息服务以及交易和结算服务。

(三)建设配套的苹果现货交易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质量标准认定体系,加快推进苹果流通电子化,推行自动化分拣与标准化包装。

(四)以苹果贸易为主导,拉动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集苹果交收、加工、仓储、分拣、包装、物流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五)发挥产业规模优势,吸引咸阳周边甚至全国其他苹果产地在平台上开展交易,逐步将“中国咸阳金果网”建设成全国性苹果电子交易市场,将咸阳打造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苹果交易中心。

第八节 电子商务服务惠民创建工程

(一)整合分散的公共服务资源,以普惠民众为中心,重点解决公众事业服务和社会信息服务等公众特别关心领域的突出问题。

(二)对接“智慧咸阳”,建成“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优先推进移动“一卡通”在城市公共交通、天然气、自来水、电力、热力、就医、社会保险费缴纳上的电子支付应用,为市民出行、缴费、购物、办事等提供便利。

(三)以咸阳电信手机加油项目为突破口,逐步推进移动“一卡通”在消费支付、社区出入识别、停车管理及收费、企业楼宇门禁管理、企业考勤等方面的应用。

(四)构建社会信息服务平台,为公众提供就业、社会保障,日常民生等社会信息服务。加强多部门联合监管和协同服务,全面提升政府惠民服务水平。

第九节 “微咸阳”线上特色平台创建工程

(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整合咸阳市本地的生活服务资源和特色服务项目,拓展“掌上咸阳一卡通”服务,建设集社区生活服务、娱乐、保健、旅游、传媒资讯、微信推送等为一体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二)加强街道、居委会等各级社区服务中心以及物业公司与平台对接,完善平台的综合服务功能。鼓励社区周边商圈内的大型超市、批发市场以及百货商场与平台对接,形成“实体经济 云服务平台 同城配送”的创新商品流通模式,提升居民一站式购物体验。

(三)加强宣传推广功能,整合礼泉袁家村、兴平马嵬驿等乡村旅游资源和咸阳区域内的农家乐、温泉和足浴等特色服务项目,推出城市休闲和乡村体验项目,搭建具有咸阳特色的美丽乡村体验微信平台、农家乐微信平台和保健项目微信平台,全方位推广咸阳旅游。逐步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将“微咸阳”打造为具有咸阳本土情怀的服务品牌。

第十节 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创建工程

(一)及时跟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空港国际货站、普洛斯空港国际航空物流枢纽航港基地等大型空港国际物流中心为依托,以渭城区为试点,采取“借力发展”、“本地自建”、“合作共赢”三种模式,开展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在打通水、陆、空三条经济通道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二)扶持3-5家有一定外贸规模的中小企业,引导它们利用现有的第三方跨境平台开拓海外市场,借助其成熟的营销推广、人员招聘和培训、认证等方面的外贸服务,大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

(三)立足农业、食品加工业、纺织服装业等咸阳优势行业,鼓励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牵头搭建专业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力促咸阳农产品和工业品走出国门。

(四)加强与中国银联的合作,拓展海外支付渠道,加强跨境电商的便捷支付途径。共享发展资源,打造示范西北、服务咸阳的跨境电子商务平台。

杨凡(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