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望山石象,位于孔望山摩崖造像东约70米处,石象为主体圆雕,是依一块花岗岩巨石的自然形状雕凿而成。比一般真象的躯体还要大的多。身高2.60米,身长4.8米,背宽3.5米。象身西侧有一高88厘米,宽49厘米,深0.2厘米的阴凿凹面,系未见刻铭的题榜。象身东侧以阴线刻一高113厘米,宽62厘米的方框,内刻隶书体“象石”二字。在刻铭与象前腿之间,有一个平面浅浮雕象奴,高92厘米,头带“T”字型发髻,双脚带有脚铃,右手持一铁钩。石象足下雕有仰瓣莲花。
2、龙洞石刻,位于孔望山龙洞庵两侧“龙洞”的内外石壁上。题刻20多处,年代宋至清,大字近3尺,小字寸余。龙洞石刻中,以明代石刻最为丰富。有明代淮海安府知府陈文烛写的《孔望山铭》。有明代嘉庆时期海州知州王同的榜书题刻“归云飞鸟”,还有明邵瑞良的“归云洞”题刻。明代林廷玉的诗刻:“看龙洞偶成,幻化成溟蒙,丹崖一洞空。地灵呼即应,应是讶相逢。”还有明刻中的王同六言诗刻,最具代表性,诗曰:“龙洞良宵月照,黄花满地秋香,此时此会文彦,一殇一咏情长。矗矗山岩曲抱,潺潺朐海东流。明朝分袂城市,琴尊回忆绸缪。”字体严谨,风格古拙,笔力遒劲,风格犹如宋篆,而且写景抒情,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3、东海庙遗址及东海庙碑,位于孔望山西南端,碑的内容为东海相桓君修缮东海庙的缘起、经过及“尊灵祇、敬鬼神”的宗旨。碑背有一行17字:“阙者,秦始皇所立,为之秦东门阙,事在史记。”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ww.wm23.cn/dszzy
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gfghj
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wlyx1994
梧桐子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8925495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