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四)

家乡区县: 安徽省潜山县

      1934年,张恨水由北平出发,游历西北。他在西安先后会见了邵力子、杨虎城。这次西北旅行,目睹盘踞在西北的封建军阀,横征暴敛,抓丁拉夫,弄得民不聊生,思想上受到很大震动。他曾写道:“在西北之行之后,我不讳言我的思想变了,文学也自然变了。”他以西北人民生活为素材,奋笔创作了《燕归来》、《小西天》两部长篇小说,分别发表于上海《新闻报》和《申报》。
      1935年,张恨水应约去上海主办《立报》副刊《花梁山》。年底,他去南京。1936年,与好友张友鸾合办《南京人报》,由他主编该报副刊《南华经》。1937年11月,他因病到芜湖住院治疗。病愈后,和家属在安庆会合,一同回故乡潜山县城。
       1938年初,张恨水离开潜山到汉口。当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他被选为理事。接着,又去重庆,加入《新民报》工作,任主笔、总社协理、重庆版经理,自编重庆版文艺副刊《最后关头》。
      1939年12月,张恨水开始在重庆《新民报》连载寓言式长篇小说《八十一梦》。由于这部作品无情地鞭鞑那些醉生梦死的贪官污吏,触犯了当时社会上的权势人物,而使张恨水受到特务的严密监视。这样,《八十一梦》被迫只写了十几个梦便停了笔。1942年秋,周恩来在重庆接见《新民报》工作人员时,张恨水在座。周恩来说:“同反动派作斗争,可以从正面斗,也可以从侧面斗,我觉得用小说的体裁揭露黑暗势力,就是一个好办法,也不会弄到‘开天窗”,恨水先生写的《八十一梦》,不是就起了一定作用吗?”
      1945年秋,国共两党重庆谈判时,经周恩来介绍,毛泽东接见了张恨水,长谈两个多小时。握别时,毛泽东将延安土产的呢料和红枣、小米送给张恨水,张恨水全家深受感动。

一半95(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