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纵棹园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宝应县

纵棹园位于宝应县城中心叶挺路和安宜路的交汇处,本为清代康熙进士乔莱的私家园林,以荷景著称。明代以前此地为一片汪塘,南通宋泾河,北达松冈。明代中期,宝应望族胡氏于此建了画川别业(别墅),明末荒废。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乔莱于此旧址上构筑了纵棹园。

此园积土为山,植树为林,小中见大,颇多野逸之趣。亭台楼阁,景点甚多,曾吸引了不少学者名流咏诗作赋,对这清幽雅致的水景园林大加赞赏。 百年之后,乔氏中落,纵棹园改建画川书院,成为当时宝应的最高学府。抗日战争期间,毁于兵火。解放以后,在原址重建此园和宝应县中学。1958名为人民公园。1982年,宝应县人民政府为保留传统特色,恢复原名,仍称“纵棹园”,并加以扩建,修整一新。目前,它位于城区中心,地处叶挺路、安宜路交汇点,占地面积68亩。

戚家汪在明代曾是一片芦苇塘,塘边住着一户姓戚的人家,戚家长子新婚之夜,送客返回不慎失足落水而亡。新娘得知后悲痛欲绝,即赋诗一首:“画虎虽成未点斑,百年夫妇 一宵难。欢声未已哀声动,贺客才临吊客参。孔雀屏前灯隐隐,鸳鸯枕上泪潸潸。从来未识 儿夫面,空惹虚名到世间”。之后,新娘亦投水殉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第 三 次南巡路经宝应,闻知戚家新娘的殉节之事,感慨颇深,遂赋诗一首:“未睹妇面继夫之, 非此寻常烈女行。白发尚且贪晚景,青春岂肯弃红妆?魂游地府乾坤大,骨葬山头草木香。 朕泪从未轻易落,只为千秋立纲常。”当年园主乔莱常与亲朋好友划船湖中,品茶放怀,谈 古论今,时而吟诗作对,时而抚掌放歌。状元王式丹游园曾赋诗道:“此中便作小游仙,一 鹤呼俦下蓬桥。”

hey123(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