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礼泉县工业生产只有几个私营小作坊。至1957年,发展有铁器、木器、皮麻、车辆修理、砖瓦等21个合作社。[15]
1958年,从机械工业起步,工业逐步发展壮大,到1990年,总产值达16238万元,主要企业有柴油机厂、水泥厂、制药厂、奶粉厂、粮油加工厂、农机修造厂等。主要产品产量:食用植物油4148吨,奶粉241吨,板材1855立方米,塑料制品438吨,水泥7.5万吨。县内还有省地企业6个。乡镇企业起步较晚,1990年底有乡镇企业10785个,其中乡镇办149个,村办499个,联合办285个,其他企业9852个。固定资产7440万元。年产值19850万元,名优产品有水泥、涂料、海绵等。由于石灰石资源丰富,建材业发展很快。[15]
1989年建成投产水泥厂2个,年总产值1474万元。还有白灰窑、石渣厂、水泥制品厂、砖瓦窑等建材厂624个,年产值约4024万元。建国后境内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1975年基本建设投资23.1万元,1985年投资261万元,“七五”期间全县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8万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415万元。
先后完成了县水泥厂8.8万吨机立窑水泥生产线,制药厂氨基酸车间,化工厂轻质碳酸钙生产线,麻纺厂1/4套麻袋生产线等重要技术改造工程,增加了一批新的生产设施,扩大了生产能力。电力工业发展较快。1959年4月开始通电,现有变电站5座,35千伏线路54.8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835.7公里。20个乡镇、1948个自然村的8.1万户通电。年用电量7千万度,其中农用电2600万度。[15]
到2012年,礼泉县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86个,年度计划投资93.2亿,实际完成投资110.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8%。其中,台湾统一、安德利、地铁盾构片、再生工业用基础油等7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8.4亿元,超计划任务的86.6%;加多宝、金属铜提取、食品工业园区路网、保障性住房、关中古镇等79个项目已经建成或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投资10亿元的安德利果汁加工、投资1.3亿元的加多宝凉茶生产线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极大的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全年新签约项目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111.3亿元,全年到位资金61.4亿元,占年度任务的136.4%。
园区建设
2012年全年投资近2亿元。食品工业园建成了统一大道、科技路、创业路、创业一路等4条道路,给排水管网、供气、电力、通信、照明、绿化、主干道路工程已经完成。园区初具形象规模,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上产业项目12个,其中上亿元项目共4个,总投资约41.5亿元。安德利、加多宝项目实现了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达效;台湾统一、加多宝、汇源果汁、安德利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进驻,为礼泉打造全国重要食品饮料加工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再生资源产业园、建材工业园稳步推进。环科路、环景路、环宇路建成通车,电器拆解项目已建成投产,工业用基础油、金属铜提取项目已经建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