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泉农业

家乡区县: 咸阳市礼泉县

礼泉县主要农作物有礼泉苹果、小麦、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北部山区为一年一熟,南部平原为一年二熟。1971年宝鸡峡引渭工程建成后,南部平原区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局面。至1989年,有灌溉设施面积62.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6.4万亩,相当于建国初期的70多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56年开始有农用拖拉机,到1990年,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31000千瓦特,农用大中型拖拉机713台,小型拖拉机3543台,机耕面积占总耕地44.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得到较快发展。[15]

1990年,有耕地84.73万亩,人均2.08亩,复种指数为141%。[15]

农业总产值27992万元,其中农作物种植业21794万元,林业462万元,牧业3059万元,副业2593万元,渔业84万元。粮食总产210215吨。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和全国第二批优质商品礼泉田间[16]

粮基地。农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林、牧、副、渔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苹果、密植梨、瓜、菜、肉、蛋、奶商品生产基地已初步形成。1989年底,有防护林10.3万亩,果林12万亩,林网、渠旁和其他林3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9.6%,活立木蓄积量为13.2万立方米。有大家畜1.9万头,猪7.27万头,羊1.25万头,家禽46.3万只。年产牛肉187吨,猪肉2207吨,羊肉60吨,肉类商品率为98%。年产鲜牛奶996.8吨,奶品商品率100%。“秦川牛”、“关中驴”最为驰名。有养鱼水面5059亩,年捕鱼量44吨。[15]  改革开放以来,苹果生产成为礼泉的一大经济优势。北部山区和南部平原大部分地区户户建果园,特别是北部山区处于渭北高原丘陵沟壑地带,坡缓向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所产苹果个大,色艳,味浓,含糖量在16.2%以上。1985年“秦冠”苹果荣获部优产品。1989年,“秦冠”、“红富士”又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果园收入4860万元,果区人均683元。[15]

到2012年,礼泉县全县粮食总产达到19.2万吨,实现了“九连丰”;新发展各类水果6.8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3.5万亩;大家畜存栏达到2.3万头,生猪存栏达到20万头。打造了关中环线“四季御果之旅”现代果业观光示范带,以肖山御石榴、汤房红提葡萄、白村农耕文化、山底御杏、西二村现代果业展示中心为代表的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园、观光园,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生态化、现代化迈进。高标准、高规格建成了18个PIC生猪养殖场,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亮点。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8家,创建“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0个”,白村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苟飞(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