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语称“烤全羊”为“昭木”、“好尼、西日那”,这是蒙餐宴席中一道最讲究的名菜,色、香、味、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风味,是蒙古民族中的餐中之尊,多在隆重宴会或祭典供献时用。《达斡尔蒙古考》中也写到,“餐品之尊,未有过于乌查(即烤全羊)者。”这种风俗,蒙古族至今还保持着。
烤全羊是在过去蒙古族饮食“火烤羊肉”的基础上,与“烤鸭”的方法结合而成的。烤全羊的制做过程是:选二年左右的肥绵羯羊一只,用水烫去羊毛,开内脏,用调料腌制腹腔内,外面刷一层糖色和香油,风干后用铁链吊起放入烧好的烤炉内。大约四、五个小时后即可出炉食用。特点是色泽全红好看,皮酥脆,肉鲜嫩香,烤全羊出炉的时候,香飘满室,令人垂涎。
烤全羊上席用一大木盘,使羊平卧盘中,羊脖上系一红绸带以示吉利和隆重。端入餐室让客人观看一下后,回到厨房内用刀切割。先上羊的脆皮,而后上切好的肉块,最后连骨头一块上,上桌时,随带合页饼、葱段、黄酱、醋、蒜末等,还配几盘牛羊肉做的热菜,以及牛羊内脏做的冷盘和奶食品。
据文献记载,成吉思汗曾设过全羊宴。忽必烈登基时,也设全羊宴祭神祗、待宾客。到了清代全羊更加盛行,现在成为内蒙古各盟、旗县接待贵宾的驰名中外的名贵菜肴。
手扒肉
蒙古民族的传统食物中,尤以手扒肉为最具特色和代表性。手扒肉的做法是:“掏心”将羊胸腔内的动脉掐断,然后剥皮,清除内脏,并将整羊切成若干段置于锅中,待水沸后放入少许盐和葱,不加其它调料,煮断血即可。食用时一手抓肉、一手持刀片肉,其特点是肉香味美,鲜嫩异常。
血肠
原料:羊小肠,将盐、葱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调成血浆。用羊肺从羊肠一头清洗三至四遍,洗净后,将血浆灌入羊肠,边灌边用手搓匀,上锅煮熟,拌沙葱、韭菜花等即可食用。
羊背子
是传统的名贵菜肴。一般在祭祀、婚嫁、老人过寿或欢迎亲朋贵宾的宴席上才能见到。做法是:把全羊卸成七大件(除去胸叉),带尾入锅,加盐煮熟。用大盘先摆四肢、羊背颈胛,羊头放在羊背上,似羊的趴卧姿势。吃时,每人先用蒙古刀从羊尾巴上割取一条吃后就可以各取所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