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龙”

家乡区县: 喀喇沁旗

玉龙通高26厘米,墨绿色,体卷曲,平面形状如一“c”字,龙体横截面为椭圆形,直径2.3~2.9厘米。龙首较短小,吻前伸,略上噘,嘴紧闭,鼻端截平,端面近椭圆形,以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值得注意的是,玉龙形象带有浓重的幻想色彩,已经显示出成熟龙形的诸多因素。这件玉龙可以上溯到5000年以前,由红山人精心制作的、国内首次发现的“中华第一玉雕龙”。被普遍认为是”中华第一龙”。龙体正中有一个小穿孔,以穿绳悬挂,若穿绳悬起,龙的首尾正好呈向下的水平状态,可见孔的位置经过了精密选择。整个龙体恰如一条即将出水的巨龙,正翻腾而起,气势雄浑。

玉龙以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还运用了浮雕、浅浮雕等手法,通体琢磨,较为光洁,这都表明了当时琢玉工艺的发展水平。其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圆润流利,生气勃勃。玉龙身上负载的神秘意味,更为它平添一层美感。

此件玉龙的具体用途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龙体背正中有一小穿孔,经试验,若穿绳悬起,龙首尾恰在同一水平线上,显然,孔的位置是经过精密计算的。考虑到玉龙形体硕大,且造型特殊,因而它不只是一般的饰件,而很可能是同我国原始宗教崇拜密切相关的礼制用具。

红山文化玉龙曾有“中华第一龙”的称誉,虽然此后我们又发现了更早的龙形的踪迹,但红山玉龙的典型意义仍不容置疑。中华民族向以“龙的传人”自居,龙的起源同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形成和文明时代的肇始紧密相关。红山玉龙对于研究我国远古的原始宗教,总结龙形发展的序列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从这一点上来看,怎样估价红山玉龙的文化价值均也不为过。

虢国墓

长4.3厘米,宽2.3厘米,厚0.4厘米。玉呈豆青色,器身有部分红色斑块。扁平体,龙垂首,柱状角,张嘴,曲腿躬身,尾部上翘回卷,两面饰简单线刻纹,方形目,嘴部有一圆穿。

凌家滩

玉龙扁圆形,首尾相连,吻部突出,头部雕出两角,龙须、嘴、鼻、眼部雕刻得清清楚楚。虽然中国南  
  凌家滩惊世绝伦的玉器、石器(12张)北史前考古学文化中都有不同的龙的题材出现,但出土的5300年前圆雕玉龙,强烈而鲜明地表现出中国龙的传统特征,与人们想像中的龙的形象非常相似,中国现在龙的形象和龙的观念的起源就源于凌家滩,所以凌家滩玉龙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Ms 猪猪霞(2015-06-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