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定亲,成年后如男家有意迎娶,在半年前便择定成婚吉日,请保山通知女家,俗称"通喜信"或"看日子"。通喜信后不久就要"过大礼"。男家把应给女家的聘礼,如衣饰、聘金、酒肉食品及筵席(折成金额)如数由保山送到女家,并带去大红贴,上写"择定某年某月某日吉时迎娶,伏希金诺"。女家收到礼品后,即用红纸写"允吉登嘉"回复男家,表示同意。"只有女家争礼钱,没有男家争赔奁。"男家富有,聘礼丰厚,女家不用争。而普通人家对此多有争议,全凭保山从中斡旋,俗谓"媒人跑断腿,抹遍嘴。"聘礼的轻重,视家境贫富而定。但男家送女方一套"五子衣"必不可少。结婚时,新娘即穿五子衣至夫家,内外一新,不带娘家半丝半缕。通喜信时,媒婆向女方索取裙袄衣裤式样及尺寸,并开具清单,供男家备制。一般人家往往选择农历腊月下旬娶亲。相传腊月二十四日灶王爷上天言事,家中无神看管,嫁娶皆宜。俗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过年。"建国后,结婚日期多选取节日,如五一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十一国庆节和元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