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砖刻
穿过“田”字形大院,现在我们来到了大雄宝殿前。请看两侧的墙上,嵌砌着罗汉砖刻图像,共有518幅。它线条流畅,表情可掬,刀法工细,构图不凡,始刻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刚才我们在罗汉堂所看到的五百罗汉,就是仿照这两侧壁上的青砖刻像拓本塑造的。在十年动乱期间,人们用石灰把这古典珍品覆盖,才得以完整地保存到现在。
日晷
这两块集天文科学、考古研究和实用于一体的石板称为“日晷”,是测量季节和时间的,距今已有180多年历史了。目前我国现存的古代日晷中,采取这样的形制,是绝无仅有的。“精确度相当高,可与北京时间接轨”。原先的两块日晷,一块在抗战期间被日寇毁坏,另一块因年代久远,风雨剥蚀,早已模糊不清。现在的这两块日晷是在寺院修复后期,经上海天文台研究人员精心勘测设计,于1991年按原样复制成的。
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的主殿就是大雄宝殿,殿顶重檐九脊,高25.8米,进深28米,面阔26.4米,铁力木大柱高约30米,是全寺最大的佛殿。整个大殿建筑具有众多的砖雕饰件,这是天宁寺的一大特点,为江南其他寺院所不及。大雄宝殿的正脊和戗脊,几乎全是用砖雕饰件嵌砌而成,以专门定制的砖雕,打磨雕凿出多种人物、飞禽、花卉等图像,风格纤细典雅,形象生动传神。这些饰件都采取中间镂空的“透雕工艺”,既科学地减轻了屋面负荷,又能减弱风力。上端配有“倒挂花篮”和“卦络”,体现出富丽华贵的宫殿装饰风格,其细微有致的结构,充分反映了江南砖雕的特色。天宁寺大雄宝殿
天宁寺的木雕古朴瑰丽,鬼斧神工。殿上三尊大佛下六角型的“须弥座”,又名“金刚座”、“莲花座”。这些佛像前的底座和悬吊在空中的琉璃灯,佛像的供桌等大型木雕作品形成系列,金碧闪耀,气派非凡,烘托出清净佛地的神圣氛围。须弥座呈双束腰形,高达3米,周长5.2米,各有11层花瓣。第一层大花瓣是神佛,第二层是禽兽,第三层是花卉等等。从整个大殿的木雕来看,他们雕刻精美,造型华丽,其内容之广,气派之大,堪称江南寺院之最,给人以巧夺天工的艺术享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