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人传统口味偏咸辣,做菜时烹、炒、煎、炸、闷、烧等各种方式俱全。但老人口中的“炒”,其实大多是烧或焖。80年代以前,除年节或招待亲友外,平时较少吃荤菜.近几年来,鸡、鱼、肉、蛋等已为家庭中的常见菜。
小菜在传统上,徐州人好自做小菜.春天腌咸蛋,夏天晒面酱、西瓜酱,秋天晒盐豆、拐辣椒酱,冬天腌萝卜干、雪里蕻等。
蒸莱在中老年的食谱中,还保留着蒸吃野菜的习惯。有灰灰菜、地枣苗、扫帚菜、老鸹嘴、洋槐花、藤花、榆钱子、芹菜叶、桐蒿等。做时拌些干面粉,稍放些盐,放在笼上蒸熟即可。蒸菜原是旧时春荒时期的救命饭,“文化大革命”中,吃忆苦饭时,便做蒸菜吃。近年来春季菜市场中仍有卖的,但其作用主要是改换改换口味了。
早餐它汤配水煎包,烙馍或配水煎包,热粥、豆浆配油条或糖糕、馓子、麻花。此外,尚有油酥花烧、大小烧饼、菜合子、菜角、壮馍等。其中壮馍尤为徐州一绝。壮馍又名“锅盔”、“锅拍”,用未发酵的面做成。因为要求用硬面,很难用手揉动,而是将面团放在石板或石案板上,另用一根擀面杖,一头固定、一头坐在身下,用身体的重量压擀面杖,用来揉面团,俗称此法为“腚踹面”。做成厚约1—2厘米,直径约50厘米的圆形厚饼,放在平底锅上炕,炕熟后两面呈黄色,外皮酥脆,中间柔韧筋软,越嚼越香。
中餐把子大肉配干饭,再浇点肉汤,加几块同炖的油炸豆腐干。绿豆面条或丸子汤下绿豆面条。近几年来,特别时兴羊肉拉面。
晚餐小酒小菜,种类繁多。东部农村,习食面拌疙瘩汤,俗称“盐茶”。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