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尾”是安徽省定远县一种特产,腊肉中的佼佼者。因选用猪臀(尾)部的肥瘦肉,产于炉桥镇,故名“定远桥尾”,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炉桥名莱“冰炖桥尾”以此为原料。
定远桥尾,用料讲究,是选用当地的定远猪(一种瘦肉型的猪)臀部带尾骨的一块肥瘦间半的肉盘,精心加工腌制而成的肉制品。盘,即经过加工腌制的肉制品,形如芭蕉扇状。太肥或太瘦的厚皮猪都不适宜,每个“桥尾”重量大约在2-2.5公斤左右,形状如扇,其肉切片,晶莹透亮,红白相间,宜蒸宜煮,开胃适口,不腻不厌,过夏不哈,隔冬不坏,不滴油,且耐贮存,是馈赠亲友的理想佳品。
由于桥尾独具风味,在国内市场颇有名气。桥尾好吃,但制作特别讲究,炉桥的卜修孝师傅是桥尾的正宗传人之一。桥尾是皖东大地一大奇珍,自古至今享有盛誉,畅销北京、上海、南京、合肥等城市,深受消费者欢迎。今天,随着安徽煤化——盐化工程落户炉桥镇,相信炉桥桥尾的馥郁清香将会越飘越远。
桥尾历史:自古定远农民擅长养猪,定远炉桥镇一带尤甚,1983年被国家列为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前清盛世之时,炉桥集市上肉案子一字摆开有上百家之多,同行间买卖竞争,一卜姓屠户在猪屁股上打主意,挖取带猪尾巴的一块猪屁股,形如一把带穗的团扇,经过反复试制后的成品透明微红、馥香异常,饱受食者赞誉。当时炉桥为江淮之间商埠,水旱码头,建有福建、新安、徽州等诸多会馆,为商贾云集之地,桥尾之名,便不胫而走,后又经清代观察使纽筱萍举荐为贡品,桥尾更是名满京华。
冰糖桥尾做法:1、将桥尾浸泡1小时左右洗干净,切成0.3厘米厚的片。
2、冬笋去皮、洗净。
3、姜葱洗净,葱挽结,姜排成松状块。桥尾片放入砂锅加入1000毫升的水,撇去锅中浮沫。
4、投入笋片、葱块、姜块、黄酒、冰糖、用微火炖约2小时。
冰糖桥尾是一道汤菜,由于本来就是腌制品,因此在烹饪时不需加入盐来调味,只需加入冰糖提鲜即可。冰糖桥尾是一道千年古镇——炉桥镇的名菜,更是定远乃至滁州的一道名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