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历史---汉中的宗教文化

家乡区县: 汉中市汉台区

汉中是历史文化名城,宗教文化是其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经过千百年的发展,汉中境内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有宗教活动场所340处,其中:经政府正式登记批准开放的159处,开放场所中佛教42处、道教36处、伊斯兰教22处、天主教17处、基督教36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信教群众近30万人,宗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汉中人民的生活,并呈现如下特点:

(一)历史悠久,遗存丰富。汉中是道教发源传播的重要地区,不仅在道教历史上而且在中国文化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据道教典籍记载,东汉时,张陵学道四川鹤鸣山,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传承并以“五斗米道”在汉中发扬光大,封为天师、嗣天师、系天师,并以此统治汉中三十年,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的政权形式,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主席在探索如何才能使广大农民群众过起丰衣足食的生活的问题上,曾经给“张鲁政权”以很高评价;据南郑县龙岗寺出土瓷碗碗底 “沙弥屠零永光元年记”字样表明,佛教自东汉年间传入中国,汉中便是重要活动地之一;在南郑县汉墓中出土的铜佛造像及乾明寺碑刻记载,新罗国僧人到此学法,遂成伽蓝,表明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汉中宗教对外交流功业显著;天主教、基督教自明、清时代先后传入我市,城区内西大街的天主教堂、友爱路的基督教堂及城固县古路坝天主教堂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影响;伊斯兰教于元代传入我市,现留存有始建于元朝中叶的汉中团结清真寺、明万历年间的西乡县清真北寺、清康熙年间的鹿龄寺等伊斯兰文化色彩浓厚的寺院,在汉中乃至西北五省穆斯林群众中都具有较大影响。

(二)文化底蕴深厚,与许多历史名人、历史事件相联系。我市宗教资源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如:汉台区天台山(相传张三丰曾在此修炼)、南郑县圣水寺、汉台区净明寺等。再如留坝县张良庙相传是东汉末年五斗米道首领张鲁为祭祀先祖西汉谋臣、“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而建的祠庙,被誉为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三洞天,也是中国早期道教活动胜地之一,清代大臣林则徐、近代大书法家于佑任、爱国将领冯玉祥、杨虎城等先贤及古今文人骚客多留墨宝于此,成为我国书法石刻之瑰宝;现移址重建于汉中石门栈道风景区的山河观又名萧何庙、萧曹祠,始建于宋庆历年间,是汉中人民为纪念古山河堰的创修人西汉丞相萧何、曹参而修建的。

(三)宗教资源与红色旅游相联系,与汉中人文、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如:南郑县龙岗寺曾是中共陕南特委第一次代表大会旧址;佛教圣地小南海曾是红色交通线上的联络点;城固县古路坝天主教堂曾是抗战时期西北联合大学旧址;天台山众道观和哑姑山宝峰寺构成了汉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主体;褒河石门山河观成为汉中石门风景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西乡午子山因午子底、中、顶三道观而得以扬名;城固县五郎观、地母庙与南沙河风景区湖光山色融为一体;留坝县紫柏山风景区因张良庙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生机盎然、神秘莫测。

近年来,汉中各界积极挖掘和保护利用宗教文化资源,使宗教文化与旅游产业相互发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对提升宗教场所文化品位、知名度和吸引力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营销辣子妍(2014-05-1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