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牢之(?—402),字道坚,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东晋大将。 刘牢之的曾祖刘羲,善骑射,受到武帝重用,曾历任北地、雁门太守。父亲刘建,有武力,为征虏将军,当时以壮勇著称于世。史书上称刘牢之“面紫赤色,须目惊人,而沈毅多计画”(《晋书·刘牢之传》)。 当时北方前秦最为强大,前秦王符坚四处用兵,逐渐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多次侵扰晋国边境,于是朝廷商议要挑选一位能够防御北方的良将。太元二年(377年)十月,谢安便推荐了其侄谢玄。于是晋廷召谢玄回朝,任他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谢玄随即招募勇士,刘牢之与东海何谦、琅邪诸葛侃、乐安高衡、东平刘轨、西河田洛及晋陵孙无终等因为骁勇出众而应选。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领精锐为前锋,百战百胜,号称“北府兵”(北府即今江苏镇江),敌人特别畏惧“北府兵”。 后前秦将领句难南侵,谢玄带何谦等抵拒秦兵,刘牢之在盱眙获句难辎重,得到运船无数。战后,刘牢之被任命为鹰扬将军、广陵相。 太元八年(383年)五月,车骑将军桓冲率10万大军进攻襄阳,宣城内史胡彬率众至寿阳,声援桓冲。刘牢之则率2000人做为胡彬的后继。 八月,前秦军大举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参见淝水之战)。十月,苻融率骠骑将军张蚝等攻破寿阳,慕容垂攻克郧城(今湖北安陆)。胡彬得到寿阳陷落的消息,遂退保硖石(今安徽寿县西北)。苻融命卫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今安徽淮南东淮河支流洛河),并于洛涧入淮水处设木栅切断淮水水道,使胡彬的水军无法东撤。谢石、谢玄的主力部队自东向西推进,因害怕梁成,到达距离洛涧25里处便停止前进。胡彬困守硖石,粮食将尽,派人向谢石报告。不料,信使被秦军截获,并送至苻融处。苻融即报告苻坚,说晋兵人少,粮食不继,宜乘机发动攻击。苻坚得此消息,即将大军留于项城,自领轻骑8000赶往寿阳,倍道就苻融。苻坚等至寿阳,即派在襄阳俘获的晋将朱序前往晋营劝降。朱序仍心向东晋,便借机对谢石说,前秦百万大军还没有全部到达,应赶快攻击其前锋。谢石采纳朱序的建议。 十一月,谢玄派刘牢之(时为鹰扬将军、广陵相)率“北府兵”精兵5000人击秦军梁成部。刘牢之在距离秦军十里的地方,梁成阻涧列阵。刘牢之率参军刘袭、诸葛求等奋勇渡河,于阵击斩梁成及其弟梁云,又分兵切断秦军退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