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安水街是指古灵渠流经兴安县城长约一公里的街市,是国家AAAA景区,历史上俗称水街。水街景区是指灵渠穿过兴安县城中心一段两岸的街区,长约1公里。
整个水街景区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大部分组成。具体景点有秦文流觞景区、娘娘桥、万里桥、马嘶桥、古戏台、金钟街、湖广会馆、水街亭台廊榭、百米雕塑长廊、三将军墓、古石雕群、民俗风情区等。
“秦文流觞”是兴安古北门的所在地,也是水街的入口,从“秦文流觞”进入水街,秦时古风的历史感油然而生。清代著名诗人苏宗经曾这样形容兴安水街,“径缘桥底入,舟向市中穿;桨脚挥波易,篷窗买酒便”。清流潺潺,垂柳幽幽,兴安水街以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可让来自四方的游客在此感受另类的休闲方式。
灵渠全长三十四公里,建于秦始皇执政时期,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秦朝统一中原以后,秦始皇派五十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征服南方百越各部。其中在越城岭的秦军因遭越人顽强抵抗,加上山岭险阴,水路不通,军粮运输供给不上,陷入困境。公元前二百一十七年,史禄受命在今兴安县境内湘江支流双女井溪和漓江支流始安水相距最近处筑坝拦水,开凿了沟通湘、漓两水,连接长江、珠江水系的运河——灵渠。
娘娘桥
位于秦文流觞景区上游约100米,又名天后桥、沧浪桥,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2004年重修,桥上建有双亭,桥名为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所题。万里桥位于娘娘桥上游约100米,唐宝历元年(825年)桂管观察使李渤所建,因传说距唐朝京城长安水路1万里而得名,是广西境内最古老的石拱桥,迄今已整整1200年历史。历史上被称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桥亭,桥的南岸立有明代吴玉所写《万里桥记》一文和“万里如归”题词两块石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