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五)

家乡区县: 徐州市睢宁县

     汉初,刘邦因父亲不习惯宫廷生活,在长安附近仿家乡丰邑营建新丰,使“走鸡、斗狗、蹴鞠”等民俗搬演再现于皇城根下。汉初的政治格局是“非刘氏莫王”,徐州人创制的“竹皮冠”等习俗亦随政治势力流布天下,出现在长沙王的府邸。汉高祖封其少弟刘交到家乡任楚王。刘交尊儒尚经,彭城一时成为学术中心,为“独尊儒术”作了部分理论准备;东汉,楚王刘英礼佛兴寺,彭城又成为佛学中心之一,为封建社会“儒家正统、道佛两翼”的思想格局补充了条件。东晋南朝时,佛教大都经徐州传布江南;北魏时,孝文帝亲临徐州请昙度大师赴首都平城(大同)讲学。徐州高僧率弟子传教的同时,亦励行改革,使云冈石窟的营造由西域风格转向汉化,奠定了今天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风貌。   隋唐两宋,帝王将相、迁客骚人在徐州流连忘返,留下了无数风流韵事和优秀的诗词歌赋。元明清时期,运河形成一条纵贯南北的文化带,徐州位于南北居中,起承转合,涌现许多文人墨客,遗存许多不朽的篇章。   民国时期,徐州人民以大无畏的精神献身革命,哺育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和抗日壮士,也出现了一大批战斗英雄和艺术大师。同时,许多非徐籍的革命家和革命烈士亦献身这片热土,谱写了壮丽的史诗。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徐州儿女为革命壮烈牺牲、奉献青春者何止千千万万,他们热血春秋,功铭史册,为大风起处增添了鲜艳的红色。   文化风韵滋润了徐州,历代风流活化了徐州,从这个多元的舞台上,人们既可以领悟造化进化的哲理,亦可追闻先贤玄奥灵动的心音。

大猫咪(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