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岩岭-万里林-百丈林

家乡区县: 温州市龙湾区

浙江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上,位于浙江省泰顺县西北部,西连福建省寿宁,北接浙江省景宁,距离温州市245公里,是中国濒临东海最近的森林生态与野生动物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内山峻地广、复杂的地形地貌及原始森林构成了多种独特的自然景观。

保护区内有植物215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世界珍稀濒危鸟类、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就栖息于此。

乌岩岭地处浙江永嘉-泰顺基底坳陷带的山门-泰顺断陷区内,为洞宫山脉南段。其特点是山峦起伏、切割剧烈、多断层峡谷、地形复杂。千米以上山峰17座,彼此衔接,连绵延展,成为乌岩岭主要的地形景观,其中主峰白云尖1611.1米,为温州第一高峰。

保护区属“南岭闽瓯中亚热带”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具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5.2℃,一月均温5.0℃,七月均温24.1℃,极端最低温-11.0℃,无霜期230天,相对湿度平均在82%以上,年均降水量2195毫米,5至6月最多,占29%,主要生长季3-10月各月降水也在100毫米以上。

乌岩岭是浙江省八大水系飞云江的发源地,也是温州“大水缸”珊溪水库的源头。从整个保护区范围来看,虽然山高坡陡,溪沟平均坡度大,暴雨汇流时间短促,形成众多瀑、潭,但河床仍较窄,河宽一般均在10米以内,两岸完整,冲刷缓和,源流短而流水常年不断,水质清澈,水资源丰富。

乌岩岭自然保护区植被在中国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部亚地带。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上地处群山僻壤,人烟稀少,五十年代前,人迹罕至,保存有大面积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一九五八年大办钢铁,部分遭到人为破坏,但通过几十年的保护和管理,恢复较快,植被保存比较完整,具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一定代表性。

保护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由于复杂的地形地貌,形成了各种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是山清水秀、盛夏无暑、气象变幻、莽林壁松、飞瀑碧潭、鸟语花香。大片常绿阔叶林形成的森林景观具很高观赏价值,是旅游资源的基础;保护区内气象景观也非常丰富,一年四季气象万千,变幻无穷;此处切割剧烈、都断层峡谷的侵蚀地貌所产生的瀑、潭、嶂等景点,如白云瀑、白云尖、龙井潭等;而且区内还有珊溪、三插溪两大水库,司前、竹里两个民族(畲族)乡(镇)。

 

乌岩岭旧称“万里林”,由于地处百丈,又名“百丈林”,为古代逃难隐居之所,后由于双坑口溪边石壁及岩石特别黑,背后又都是大森林,当地群众便称之为“乌岩林”,故名乌岩岭。历史上这里也曾遭到了几次人为破坏。清康熙年间,曾有永安的逃难人在此搭厂(棚),种过靛青、刀耕火种过小米、早麦稻。尤其在大炼钢铁时,建炭窑200余座,砍伐木材3万余立方米,造成部分原生阔叶林的破坏。但由于山体高大,面积较广,交通不便,区内仍保存了大量的原生阔叶林及各种动植物野生资源。

ye(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