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古老的唐努乌梁海人——图瓦人
图瓦人(Tuva)是俄罗斯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居住地域大体上位于西伯利亚南部叶尼塞河上游,具体来说主要是指萨彦岭和唐努山之间的广阔地区,这一地区地处亚洲中部。图瓦地区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清代称为唐努乌梁海,设四十八佐领,隶属乌里雅苏台的定边左副将军、哲布尊丹巴大活佛及札萨克图、赛音诺颜两部节制。1864年10月,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被割去唐努乌梁海西北部十佐领的土地。1914年沙俄强占乌梁海。十月革命后,中国收复中东部三十六佐领,但不久又被迫撤退。从此,乌梁海东部九佐领土地,属今蒙古国,中部被俄占领二十七佐领的土地。十月革命胜利后,于1921年宣布成立唐努•图瓦人民共和国,1926年改称图瓦人民共和国,1944年加入苏联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享有自治州的地位,1961年改为图瓦自治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升格为俄罗斯联邦内的自治共和国。
图瓦人从种族学特征来看,是典型的蒙古人种,外观与蒙古人相同,风俗习惯、服饰也与蒙古人基本相同。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东匈语支回纥-乌古斯语组。20世纪30年代以前使用蒙古文,以后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写图瓦语。
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的影响也较深。图瓦人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图瓦人每年举行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敖巴节”是每年一次最大的节庆。
今天的俄罗斯联邦图瓦共和国,主要居民就是图瓦人。在俄罗斯境内的图瓦人总人数为243442人(2002年统计)。此外,在蒙古国境内约有图瓦人3万,中国也有几千民族成分为蒙古族的图瓦人,他们居住在中国新疆喀纳斯湖附近。
贝加尔湖林木中的百姓——布里亚特人
布里亚特人(Buryatia)是俄罗斯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为445175人(俄罗斯境内,2002年统计),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伊尔库茨克州乌斯季奥尔登斯基布里亚特自治区、赤塔州阿金布里亚特自治区以及俄罗斯其他远东地区,少量分布在蒙古国和中国的呼伦贝尔地区。布里亚特人是13至14世纪进入贝加尔湖地区的蒙古部落与当地居民混合而成的,其后该地区成为蒙古大帝国的主要组成部分。布里亚特的民族形成过程在17世纪基本完成。18世纪初期布里亚特地区并入俄国。在并入俄国前,曾与清朝政府保持宗主关系。1921年4月27日和1922年1月9日分别成立了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州和蒙古-布里亚特自治州。1923年5月30日将上述两州合并为布里亚特-蒙古自治共和国,隶属俄罗斯联邦。1958年改名为布里亚特自治共和国。
布里亚特人历史上以畜牧业为主,狩猎和捕鱼业也很重要,18世纪开始经营农业,19世纪以后受到俄罗斯人的影响,也有了近代工业和手工业。
布里亚特民族从种族上是厄鲁特蒙古人的近支。其祖先原游牧于外贝加尔地区,后来向北发展到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地区,与当地居民混合而形成现代的布里亚特人,其民族形成过程经历了几个世纪。1631年,俄国人到达叶尼塞河支流通古斯卡河上游,立即与布里亚特人发生武装冲突。经过25年的战争,布里亚特人被完全压服,才臣服于俄国。但其中一部分布里亚特人一直反抗俄国人,他们向南移入喀尔喀蒙古领地。另外一部分布里亚特人,当清军在黑龙江以西与俄国殖民军作战时投向中国,被赐名巴尔虎人,编入八旗,并安置在呼伦贝尔地区。目前居住在俄罗斯的布里亚特人,至今仍保留着完全蒙古式生活的村寨部落,有的已被辟为“民俗文化村”供人参观,其民族语言、风俗习惯等与现在的蒙古族相近,建筑也表现着不同于俄罗斯其他城市的风格。
他们使用布里亚特语,分东西两大方言区,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其他地区的蒙古人语言相通。18世纪起使用老蒙古文,1931年创造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拼音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拼写布里亚特语。
布里亚特人在历史上曾经信奉传统的萨满教,从近代转信藏传佛教,在布里亚特地区建有很多喇嘛寺庙,但是现在仍然保留一些萨满教残余。
留在漠北故土上的蒙古人——喀尔喀蒙古人
蒙古国是以喀尔喀蒙古人(Mongolia)为主的国家,喀尔喀蒙古人占全国人口的80%,约有220万人(2005年统计)。喀尔喀蒙古人属蒙古人种北方类型,与中国蒙古族同源。使用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原有文字创造于13世纪,在20世纪40年代改用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词汇中有大量俄语借词。在蒙古国,与喀尔喀蒙古人习惯上相近的还有杜尔伯特人、土尔扈特人,厄鲁特人、扎哈沁人、明阿特人、浩托戈特人、布里亚特人。他们都属于蒙古族的分支,因历史上驻地的不同而单独成为部落。但喀尔喀蒙古人是蒙古国的代表族群。
蒙古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信奉萨满教。元朝以后,忽必烈封西藏喇嘛八思巴为国师,藏传佛教在宫廷内逐渐盛行起来。但是,广大蒙古族人民仍信奉萨满教。直到16世纪,格鲁派藏传佛教传入蒙古,蒙古各部首领先后皈依藏传佛教,并大量兴建寺庙。这样,藏传佛教渗入蒙古社会每一角落,成为支配蒙古人民精神世界和世俗生活的唯一宗教。在蒙古革命以后,藏传佛教被部分禁止,20世纪90年代以后,蒙古又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宗教信仰自由。
喀尔喀蒙古人传统上主要从事畜牧业,饲养绵羊、山羊、牛、马和骆驼,号称“马背民族”。20世纪以来,有的地区开始从事农业,种植小麦和土豆,手工业、采矿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亦有所发展。近年来,近代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教育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喀尔喀蒙古人已经融入了现代民族的行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