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市志人物——钱三传

家乡区县: 云南省芒市

钱三(1909.6-1985.9)男,傣族,芒市遮放镇坝托人。出身贫寒。17岁当长工,到解放之前仍同妻子靠出卖劳力为生。由于贫病交加,生儿育女十分困难,生一个死一个,接连5胎都未养活,后来熬到边疆解放,生活渐渐好起来,才养大5个孩子。

1950年4月,饱经风霜,受尽疾苦的钱三见到解放军驻在遮放,心里很兴奋。那时傣族群众不敢接近“新来的汉人”,他却主动靠拢解放军和工作队,给他们作向导,当翻译,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他越接近解放军,越觉得这支军队与国民党兵、土司兵完全不同;他当翻译,学习政策的机会多,心里越明亮,越想参加革命工作。1952年政府选送民族群众到中央民族学院学习,钱三头一个报名,他说:“共产党是好人,是为穷苦人民翻身作主的救命恩人,我跟共产党走,我去学习。”(当时有些人不敢去)他在民族学院学习一年后回到遮放任民族工作队组长,白天同群众一起劳动,晚上给群众讲革命的道理,组织民兵联防,发动农民抗交官租。这样,个别封建领主上层和窜入境内的匪特对钱三恨之入骨,阴谋杀害他,扬言要用高价买他的头。好心的人劝钱三莫得罪人,夜里不要出去开会。钱三还是照旧工作。他到农村去,往往说今晚睡这家,然后又悄悄地到另一家去睡,情况十分复杂,但仍坚持工作,在敌人的威胁面前不退缩。195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芒市较早的一批傣族党员。

1955年,遮放进行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斗争非常尖锐,有的上层头人散布流言蜚语:“土地自古是官家的,不上官租,老天爷不发慈悲,谷子不会饱满,人头要落地。”个别人被吓住,偷偷地给土司头人送粮送钱。钱三知道后,耐心地做工作,宣传共产党好,毛主席好,社会主义好。又召集上层头人开会,讲党的政策,分清是非,指明出路。土改后他任遮放区委书记,积极组织农民发展生产,推广内地先进生产经验,改进耕作方法,试种小麦,社员说:“钱书记吃百家饭,做百家活,经常深入到群众中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1958年“大跃进”期间,“五风”盛行,但钱三还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踏踏实实地做,老老实实的报数字。结果成了“右”倾思想的代表,受到不公正的批判,并从芒市连夜抬着白旗回遮放。他给大家说:“我们鼓干劲,争上游,不是瞎干,不能无事实根据的乱说乱报数字,脱离实际的搞生产!”他给家里人说:“不要听别人乱讲,抬白旗也好,受批判也好,我坚信共产党会实事求是办事的。”1959年,根据“大跃进”出现的问题,党开始纠正一些错误,钱三的“右”倾问题得到解决,恢复了名誉。并调任中共市委统战部长,继而任副市长、市政协副主席、市委常委,1964年当选市长。“文化大革命”期间曾调任芒市糖厂副厂长。“文革”结束后,恢复政协机构,1980年再任市政协副主席等职。

他在领导岗位上,仍保持着一个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工作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为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他能团结外来干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先后受过3次奖励,198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团结模范”的称号。

lycia(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