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城旅游区

家乡区县: 四川省北川县

记者从北川在蓉召开的羌城旅游区旅游产品发布会上获悉,北川县全新升级打造的羌城旅游区已成功创建为国家5A景区,并于近日正式挂牌。据了解,这是北川5A景区首次亮相成都,这也标志着我省又多了一个开放型国家5A级景区。北川羌城旅游区由老县城地震遗址、“5·12”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景观轴、吉娜羌寨等景点组成,总面积6.01平方公里。“目前,我们还在对旅游区内有关爱国主义教育、地震科普、生命感悟、堰塞湖观光、禹羌文化深度体验等精品旅游线路和产品也将逐一开发完善。”北川羌城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韩贵钧介绍。

据介绍,北川羌城旅游区自2013年5月份成功创建为国家5A景区后,为方便成都市民赴北川羌城旅游区,9月7日开通了成都-北川的定期旅游直通车。直通车每周六早上8点从成都旅游集散中心发车,下午4点半从北川返回成都。北川羌城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韩贵钧表示,之后将会根据游客数量来调整和增加车次以及班次。

北川羌城旅游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北川羌族自治县,由北川地震遗址区、北川新县城,北川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吉娜羌寨、维斯特游客中心等景点组成。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几千年来,古老的羌民族与汉、藏、回等17个民族在北川大地上繁衍生息,形成了淳朴厚重的民俗文化。北川是大禹故里。4000年前,古代治水英雄、人文始祖大禹从禹穴沟走出,开创了华夏民族的新纪元!北川是大爱之城“5·12”特大地震,来自四面八方的无疆大爱,把人间真情挥洒到极致。凤凰涅磐,志在重生,美丽的新县城已经建成,这一切让北川得到了永恒的生命,为北川羌城旅游区增添了无限的魅力。经过一年的创建提升,备受外界关注的北川羌城旅游区目前已经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审验收,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 AAAAA级旅游景区

灾后重建结束后,绵阳市提出以整体发展为思路,全力推进“北川大爱羌城旅游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为北川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速推进灾后北川的产业振兴、经济发展,实现灾区群众尽快就业。

北川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把旅游产业定位为北川主导和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制定出台了《北川旅游区总体规划》以及《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批鼓励性政策,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等诸多困难,建立起“一个任务、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的创建工作机制,制定了《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责任分解表》,30多个单位联动,扎实推进国家AAAAA级景区创建工作。

据了解,北川羌城旅游区由中国羌城、“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景观轴(巴拿恰商业步行街、禹王桥、抗震纪念园)、吉娜羌寨等高品质旅游景点组成,总面积6.01平方公里。旅游区旅游资源主体突出,景观独特,内涵丰富,完整记录了从灾难毁灭到重建新生的人间大爱奇迹。旅游区主题定位为缅怀祭奠、大爱无疆、禹羌文化,即缅怀和纪念“5·12”特大地震灾难、承载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和无疆大爱、展示和传承羌民族悠久的人文历史与灿烂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地震遗址、大爱文化、禹羌文化三大核心旅游产品体系。

为把北川羌城旅游区打造成为一个综合性旅游项目,我市在充分整合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唐家山堰塞湖、北川新县城、吉娜羌寨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并培育出以新县城为主的城镇观光、抗震救灾成果展示游及羌文化体验游等系列旅游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去年,北川接待游客22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5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7万人,占全县从业总人数的16.3%。

3 北川羌城旅游区景点特色

北川羌城旅游区由中国羌城——永昌、“5·12”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北川新县城景观轴(巴拿恰商业步行街、禹王桥、抗震纪念园)、吉娜羌寨等高品质旅游景点组成,总面积6.01平方公里。其中,中国羌城——永昌,不但集羌族建筑之大成,更汇聚了党和国家、全国人民、海外侨胞及全社会的无疆大爱;“5·12”特大地震纪念馆不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是全国最大、最全面纪念“5·12”地震事件的纪念馆;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展示羌族历史文化的民俗博物馆,是中国民俗博物馆北川分馆,也是中国最大的羌族民俗博物馆,被誉为“中国羌族第一馆”;巴拿恰商业街是集商业、餐饮、休闲娱乐、旅游接待为一体的特色步行街;吉娜羌寨是羌族文化体验观光地,也是羌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村寨。

cherrycherry(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