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 红茶

家乡区县: 湖北省鹤峰县

虽然如今湖北省茶业以绿茶为主,但清末民国时湖北茶业宜红茶却占主流。
宜红茶为宜昌红茶的简称,因在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又因其加工颇费工夫,须用脚踩手搓悉心炒制而成,故称宜昌功夫茶。湖北产地在今鄂西山区宜昌市、恩施州。宜红茶茶树品种有宜昌大叶种、宜红早、恩施大叶种、鹤峰苔子茶、恩施苔子早、巴东苔子茶、五峰大叶种、五峰柳叶种等。鄂西宜红茶中以尤鹤峰所产容美宜红最出名。特点为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汤色长且红亮,味醇厚鲜爽,叶底红亮柔软。宜红茶品质优异,具有香气高浓持久,滋味甘醇爽口等优点。
鹤峰是宜红茶的发源地之一。
鹤峰是著名的茶叶之乡,拥有湖北最大的连片茶园(3500亩),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清道光年间(1850年),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县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五里坪等地精制红茶,由渔洋关运汉出口。据清光绪十一年续修本《鹤峰县志》记载:“邑自丙子年广商林紫宸来州(即鹤峰州)采办红茶。泰和合、谦慎安两号设庄本城五里坪,办运红茶载至汉口兑易,洋人称为高品。”。清光绪年间,美国制茶师到鹤峰考察,称“鹤峰红茶为上品,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浸汁程度较优”。一时间,鹤峰“宜红茶”以“色泽乌润,条索紧细,富有浓郁的高山味,滋味浓鲜,汤色红亮”而享誉四方。据有关资料记载,宜红茶在鹤峰留驾司集中包装后,分两路从林紫宸巨资改造的驮运道(1877年兴建)向宜昌运送:一路沿鹤峰容美、走马到今铁炉江口,水路过湖南、到洞庭湖、进长江;一路从今鹤峰邬阳金鸡口、过巴东枝柘、长阳资丘,陆路到宜昌。宜红茶集中到武汉后,再分两路外运:一支从水路东进,远销美洲;一支沿陆路北上,进俄罗斯。
据说鹤峰“宜红茶”与卢次伦、张佐臣有莫大关系。
卢次伦(1858-1929年)广东中山县翠亨村人,清末民初大茶商。光绪十二年(1886年)春来鹤峰开铜矿。十四年(1888年)在湖南石门宜市(今泥沙镇)开办“泰和合”茶号,并在湖南津市、湖北汉口设茶庄专事销售茶叶。卢给精制的米茶命名为“宜红”。其本意是宜市的红茶,也有宜乎其红之意。精制“宜红茶”主要销往英国。民国8年(1919)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加之湖南桑植盗匪搔扰,遂将“泰和合”茶号关闭,并将残余分庄转让给手下张佐臣经营打理回广东故里。1929年冬因病去世。
张佐臣(1863-1938)鹤峰县容美镇人。字崇圣,排行第六,又名张六佬。早期从事屠宰业,后入英商“泰和合”茶号成为雇员收购红茶,受到老板卢次伦赏识。
1919年“泰和合”茶号停业,张佐臣低价盘下,自立“圣记张永顺茶号”,精制“宜红茶”直接销售给外商,为“宜红茶”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1928年-1933年因战乱逃往外地,1934年返回,继续经营红茶。1938年前往武汉,病逝于汉口。
史载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及至1876年《烟台条约》将宜昌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后,宜红茶出口猛增。由英国传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6年前后是宜红出口的最盛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稍后1900-1942年宜红茶开始走下坡路,后因日军入侵,茶叶出口受阻,茶号纷纷倒闭。至1949年前后所有茶厂因战乱关闭。
今鹤峰容美茶据鹤峰州志(1867-1885)载:“容美贡茗,遍地生植,惟放弃署后数株所产最佳。署前有七井,相去半里许,汲一井而诸井皆动,其水清冽甘美异常。离城五十里,土司分守,留驾神仙茶园二处所产者,味极清腴,取泉水烹服,驱火除瘴,清心散气,去胀止烦,并解一切杂症。”早年成为土司向皇帝进贡的珍品,迄今鹤峰民间流传着用白鹤井的水冲泡容美茶,杯中似一只只白鹤张翅腾飞,故有“白鹤井的水,容美司的茶”的传说。 1983年被评为全省十大名茶之一。容美茶系采用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嫩、匀齐的鲜叶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条索紧秀显毫,色泽翠绿;内质即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香气清香持久;叶底嫩绿匀齐。
现湖北有三大名优红茶即宜都宜红、宜昌楚红、竹溪武当红。其中宜红工夫茶以选料讲究,做工精细而得名,其清新淡雅、醇绵悠长的口味,在茶叶界独树一帜,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并称为中国三大红茶。
有意思的是,鹤峰是土家族的聚居地,在漫长的茶业发展历程中,鹤峰人酿出了一方独特的茶文化---土家“四道茶”。四道茶选料精细,工序考究,风味独特,意蕴深远,融茶道、茶乐、茶歌、茶韵、茶礼于一体。并依据客人的身份、亲疏决定敬哪一道茶。
第一道茶是“白鹤茶”。
“白鹤茶”象征亲热。鹤峰老县城旁有口水井,叫白鹤井。用白鹤井水泡的茶,叫“白鹤茶”。传土王曾向清朝皇帝敬献容美茶叶和白鹤井水,皇帝饮后大赞茶水香高味醇,从此民间便有了“白鹤井的水,容美司的茶”之说。
第二道茶是“泡儿茶”。
“泡儿茶”象征甜蜜。这道茶是以糯米制成的泡米花为主料,它专门招待贵客和咂酒时用。糯米是五谷中的上品,用它泡茶待客,意在招待稀贵之客。在茶碗上放一支竹筷,保持土家人咂酒的风俗。泡儿茶香甜可口,不仅解渴,而且还可以消除饥饿。
第三道茶是“油茶汤”。
“油茶汤”象征和美。此茶是“四道茶”中工艺最复杂、价值最贵的一道茶。不是尊贵的客人,不献此茶。
第四道茶是“鸡蛋茶”。
“鸡蛋茶”象征团圆。鸡蛋茶是“四道茶”中的最高茶礼,专用款待年长者和尊辈客人。吃鸡蛋茶有规矩,一是客人必须吃完,以象征一年四季生活的甜蜜和美满;二是吃完鸡蛋茶,茶碗不能空,要在茶碗里放些多少不限的红包(又称答谢钱),以此表示回敬主人。
资料链接
宜红茶制选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初制程序是鲜叶、萎凋、揉捻(包括筛分、复揉)、发酵、干燥;精制程序分为3个工段l3道工序。筛分工段包括毛筛、抖筛、分筛、紧门、套筛、撩筛、切断、风选;练剔工段包括机械拣剔和手工拣剔;成品工段包括补火、并堆、装箱,其中包括整理外形,划分品级、剔除劣异、提高、乡度、筹谋干燥、发展香气,并调剂品质,统一规格,便于贮运,从而成为合格商品。宜红茶条索紧细有毫,色泽乌润,香气甜纯,汤色红艳,滋味鲜醇,叶底红亮。高档茶的菜汤还会出现“冷后浑”现象。

胡冰(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