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民俗

家乡区县: 湖北省鹤峰县

晒龙袍
相传六月六日是土司覃厚遇难血染龙袍之日。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把新衣、新被等物拿出来晾晒,以示祭奠土王。还要聚集在摆手堂前,杀了牛,取头、尾、蹄、舍、心、肺、肠、肚、肉各一点,称“十全”敬土地菩萨。然后全寨人共而食之,未到者也要分一份牛肉。(田启佑 搜集整理)
年小月半大
容美土司因年年给京城皇帝进贡“龙井茶”而得宠,十分骄横,故意把七月十五的月半节提前两天过。七月十三这天,土家人要大摆宴席,吃团圆饭,祭祖敬先人,做“遇难会”。家家张灯结彩,喜贴对联,出嫁的姑娘都要回娘家,比过年还热闹,这就是土家“年小月半大”的风俗。(王月圣 搜集整理)
八月十三敬粘
八月十三是土家人敬粘的日子,摆席要空出上席不坐。传说有个土王,他不议国事,却天天召集手下的人议论吃什么最有味。有的说银耳,有的说燕窝,有的说甜,有的说酸,众说纷纭,争论不休。这天,一个姓詹的厨子给土王送酒菜,听他们争论,边说盐最有味。土王一听大怒,说詹厨子胡说八道,把詹厨子杀了。
杀了詹厨子,再也没有人敢往土王的菜里放盐了。八月十三这天,土王大摆宴席,款待百官。百官只喝酒,不吃菜。土王不明白,连问百官为何不吃菜。百官一齐跪下,禀告说菜无盐没有味道。土王一听,这才明白:詹厨子杀错了,盐是最有味道的东西。于是,他自动退位十八天,空出上席,在下席为詹厨子叫饭敬酒。
从此以后,八月十三,家家敬詹。后来又把“詹”字改成“粘”字,因为八月十三后就要割粘谷了。知道如今,土家人仍在八月十三办桌酒席,空出上席,敬酒一杯,盼望天晴十八天,好割谷。(杨顺国 搜集整理)
摸秋
八月十五过中秋,土家人要用五谷敬山神菩萨。传说凡人吃的粮食都是山神菩萨给的,凡是新成熟的粮食,必须先敬山神菩萨,人才能吃。不然第二年就要颗粒无收,穷得爬垫子。当天晚上,青年人到处去偷人家的瓜果、蜂糖,作为一种娱乐,主人见了也不说,叫“摸秋”。如果有的人户家里的东西这天没有人偷,就说明这户人家不贤惠、穷困。因此,这天晚上,家家都盼望有人来偷。(田启佑 搜集整理)
洗神
土家人除信奉白虎神外,还供奉大、二、三神,总是把大、二、三神神像画在纸上,精工裱糊,做成轴卷,悬挂在神龛上,每年冬月初一还要洗神一次。到了这一天,像过盛大节日一样,杀猪宰羊,男女老少着本族服装,参加洗神典礼、仪式开始,摆上三牲祭品,由老师子(即男巫)手执司刀、令牌,吹起牛角招神,跳起宗教舞蹈驱邪。从土里取出一个土罐,打开盖子,向外扬洒,称为“放兵”,预示年景平安。然后由一班男女青年耍火棍(用三尺长的一根竹竿,画上红绿颜色,打通竹节,灌上桐油,塞上布条,点燃即成)。合着节拍,变换队形,左右盘旋,舞姿大方优美。所有人边唱边跳,欢舞通宵。这就叫“洗神”。(徐善道 搜集整理)
敬司命菩萨
腊月二十三,土家妇女要打扫厨房,锅头灶脑要抹得干干净净。天黑时,妇女们就在厨房里摆上供果香茶,在灶头前烧纸化钱,装香磕头,送灶神、锅神上天。腊月三十晚上,又点起香烛,接灶神、锅神回来。因为灶神、锅神是专管妇女们的,二十三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妇女们一年中的功过,弄的饭洁不洁净。弄饭的妇女们怕他们在天上说坏话,就诚心诚意送接他们。灶神、锅神就是司命菩萨。(柳国昌 搜集整理)
打扬尘
每年腊月二十四,土家人就用三根竹枝子扎成长扫帚,把屋里的扬尘、蜘蛛丝刷干净。然后,将这把沾满扬尘、蜘蛛网的扫帚丢在屋后的山上,不能烧掉。人说扬尘惹火,蜘蛛丝网祸,把它们送到了山上,屋里就会一年平安。(王月圣 搜集整理)
洗邋遢
腊月二十八,土家妇女要把忙年时的一家人穿脏了的衣服,盖脏了的被子洗干净。全家老幼还要用艾蒿水洗澡,是为了身爽体健过新年,干干净净迎新春,与旧的一年告别,求新的一年清清洁洁,利利顺顺。(王月圣 搜集整理)
过赶年
土家族过年比汉族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八或二十九。过小年在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过年要有猪脑壳和猪坐膀,叫做有头有尾。土家族的祖先很穷,杀年猪后,总把猪肉用蓑衣盖起藏在门后,怕别人讨账,把猪脑壳提走过不成年了。因此提前一天过年,叫“过赶年”。(田启佑 搜集整理)
团年饭
土家人腊月三十的这餐团年放,是特别隆重的。不仅丰盛,而且讲究:放了鞭炮以后,先给祖人叫饭,然后全家人坐在一起慢慢地吃,慢慢地喝,不准吵闹,不准哭啼。团年时添客是土家人最高兴的,客人一定要坐下来吃饭喝酒。据说这象征着家发人兴,越吃越有。还要用团年的饭菜喂六畜:猪儿吃了肯长膘,鸡子吃了肯生蛋,猫儿吃了肯捉鼠,狗子吃了爱看家,牛儿吃了肯使力。还给果树喂饭,果树肯结果。给狗子把团年饭吃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菜都拈在一起,说是狗子先吃的那种东西第二年就干贵。(张群安 搜集整理)
三十的火
大年三十,土家人团年之后,就要在火坑里烧起大火,一家老小围在火坑旁边讲白话,说古道今,通宵守岁。火坑里的火越大越好,火坑里的老青冈、老树蔸燃得越久越好,预示着第二年兴旺。(龚明隆 搜集整理)

胡冰(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