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南昌 美丽绽放

家乡区县: 南昌西湖区

6月13日,南昌向社会“晒”出了2013年度公共财政的用钱计划。按照该计划,2013年南昌将新增民生资金15.8亿元,总量达到96.5亿元,重点实施60项民生工程,以此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不是最终目的。在打造核心增长极的征途中,南昌坚定地提出,既要在经济发展上获得大跨越,以带动全省发展,又要推动社会建设水平的大提升,让广大居民共享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成果。
“一年有势头,两年有看头,三年有突破”。随着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战略的全面铺开,一幅美丽的民生画卷随之展开。
民生保障“水涨船高”
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让广大居民生活得更好一些、更幸福一些。在过去的一年间,南昌坚持将新增财力更多地向社会民生倾斜,居民的民生保障水平由此呈现“水涨船高”之势。
在保障性住房方面。2012年南昌在原定建设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各5000套,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1.75万户的基础上,追加了1.2万套公租房的新建任务。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最重、时间最紧、要求最高的“三最”之年,夺取了全省“开工建设”和“如期百分之百开工”两项第一,被住建部称为“创造了南昌速度”。
在社会救助方面。南昌将城市低保标准由380元提高到430元,四县及桑海开发区由350元提高到40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元提高到240元;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3960至4440元,分散供养标准达到每人每年2640元;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人均供养标准提高到500元。
在医疗保障方面。南昌将全市新农合住院补偿封顶线提高至8万元,针对特殊大病,将封顶线提高到12至16万元。同时,在全市农村村卫生室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所有药品零差价销售,执行一般诊疗费标准。针对部分低收入群体出现因病致贫的现象,今年还将20种重大疾病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对白内障、唇腭裂、儿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尿毒症患者实施常态化免费救治。
在社会保险方面,覆盖面持续扩大,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33.21万人、205.11万人、58.98万人、86.8万人和44.4万人。同时,由政府出资60亿元,为24万城区失地农民购买养老保险提供补贴。
在教育方面。今年,南昌启动了九龙湖起步区优质高中的规划和建设,将完成南昌一中新校区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做好实验中学高新校区的筹建工作,加快建设朝阳中学的前期准备工作。将安排2000万元资金,扶持10个涉农县区(开发区)推进校舍建设。此外,还将继续推进城乡幼儿园建设工程,有效缓解城乡儿童“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管”出一座文明之城
一年多来,在南昌市区所有主干道上,每逢出行高峰时段,到处都有手擎小黄旗的志愿者,他们或为市民提供问路服务,或直接参与道路交通秩序的维护。这些被称为“小蜜蜂”的志愿者们,成为“文明南昌”的一道风景线。
评价一座城市好不好,除了看它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保障能力,还要看它的文明程度,而这直接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智慧。2012年,南昌市再次全市动员,冲刺全国文明城市,以创建为手段,拉开了新一轮“文明南昌”大建设的序幕。
交通环境的整治,是关系民生的大事,也是南昌创建文明城市的重中之重。为破解城市交通“肠梗塞”难题,今年4月以来,省市人大联手启动了“畅通省城”系列监督活动,并将形成的84件建议意见向南昌市政府一次性集中交办。6月13日,南昌市召开“畅通省城”工作动员大会,市政府主要领导向38家责任单位下发了责任状,以打 “攻坚战”、“持久战”的决心,全面整治市区交通。接下来,将重点针对交通无序行为、“五车”非法营运、挪用占用停车场私划停车泊位、出店占道经营等影响交通畅通的现象进行专项整治,以迅速缓解市区交通拥堵的状况。
城市外在形象的美化,关系南昌的“脸面”。在过去的一年间,南昌有序推进了江铃立交、龙王庙立交景观亮化工程,实施了“十城万盏”项目,完成了顺外路、滨江路等5条道路的路灯设施改造。配合地铁建设,完成了高新南大道、青山湖大道等14处路灯设施的迁改。同时,针对1600栋房屋进行了街景外立面改造,并对208个社区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
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管理措施之下,一个越来越美、越来越文明的新南昌正在快速成长。
“幸福南昌”美丽绽放
现在,在南昌几乎所有的社区、村庄里,人们随处可以见到一面“笑脸墙”。“笑脸墙”上,不同的人都绽放出最灿烂的笑容,表达着自己的幸福。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南昌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幸福指数也是“节节高”。
幸福源于越来越多元的文化选择和精神享受。一年来,南昌迎来了蔡琴新年演唱会、杂技剧西游记、黄安歌友会等文艺演出,邀请到了俄罗斯艾夫曼芭蕾舞团、瑞典皇家爱乐乐团等国际顶级文艺团体来昌演出。同时,投资3.86亿元启动了市博物馆新馆、群艺馆新馆、市图书馆等的建设、改造工程。2013年,还将逐步启动市瓷板画艺术中心、八大山人纪念馆展览馆、市民俗博物馆新馆的改造和建设工程。
幸福源于越来越美、越来越舒适的都市生态环境。随着“森林城乡、花园南昌”的建设,朝阳洲地区园林绿化、人民公园改造提升、南昌梅岭植物园等一系列园林绿化工程的快速推进,南昌城区园林绿化“三大指标”上升明显。如今,南昌城市绿化覆盖率升至42.96%,绿地率升至40.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05平方米。而随着“中国水都”的打造,南昌投资100多亿元,启动了大象湖景区、赣江风景带、幸福渠的整治、提升工程,一个见水、临水、亲水的“水都”形象正在全国崛起。此外,今年5月21日,南昌还启动了蓝天行动计划,预计投入55亿元,争取到2015年,使市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分别下降11%、16%,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分别下降10%、7%、4%、5%,以此打造出最洁净的城市空气。
民生保障“水涨船高”,“文明南昌”迅速成长,高层次精神消费日益多元,生态品牌逐渐闻名全国。在核心增长极打造呈现磅礴气势的背景下,“幸福南昌”正大步迈向新未来!

罗丹(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