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谷天壁——灵谷洞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宜兴市

灵谷洞在宜兴城西南约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张公洞仅6公里。灵谷洞是一个巨型的灰灰岩溶洞。全洞面积8300多平方米,总长1200多米,内部呈180度不规则半圆形,最高处9米,最低处负6米。以“洞中有山,绚丽多姿”见长,有“灵谷天府”之美称。

在宜兴城西南约30公里的石牛山南麓,距张公洞仅6公里。灵谷洞位于江苏省宜兴市的阳羡茶场境内,东北与张公洞相近,西南与慕蠡洞、西施洞相距不远。总长1200米,面积8100平方米。如果说宜兴洞天世界内的善卷洞以洞中有河、水洞通舟称著,张公洞以洞中有洞、一线通天占魁,那么灵谷洞则以洞中有山、绚丽多姿、博大精深见长。

灵谷洞是著名石灰岩溶奇洞、宜兴“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城西南28公里的王家坞灵谷山(石牛山)南麓,今阳羡茶场内。距张公洞仅6公里。全洞面积8160平方米,游程1113米,有上、下两个洞口,洞内有大小高低与钟乳、石笋各有异趣的石厅七个,分隔贯穿,脉络相承。洞中有石钟乳、石笋、石花、石柱、石幔等,形状奇异,色彩绚丽。其中高26米、宽7米的大石幔,如银河直泻,瑰丽奇特,为阳羡诸洞所仅见。洞外,群山四合,茶园翠绿,可领略山林风光。
灵谷洞当年为唐代诗人陆龟蒙探茶发现。陆曾雇人开挖,因工程力不能及而作罢,留下“龟蒙先生志未酬,唐宋至今未穿心”的遗憾。然宋以后陆续有人入洞探幽,今石壁上尚存宋、元、明、清游人的遗墨。
灵谷洞的入口处掩映在翠竹深处,入洞通道险峻,曲折、幽邃,越深越大。整个石洞有6个大石厅。第三石厅在最大、最低的洞底。下有7条伏道相连,上有5条天河汇集,犹如“百川汇海”。厅内巨岩倒挂,壁下一泓清池,称作“天府灵泉”。第四石厅为全洞精华。深谷底部,有一个17米高、5米多宽、2米多厚的大石幔,色雪白,似飞瀑,自穹顶飞泻而下,瑰丽奇伟,蔚为壮观。大石瀑顶部深处有一大石鼓,以石叩之,声音洪亮,百米以外也能听到。
此洞发现较早,洞内岩壁上至今还保存有宋、明、清各代游人的题诗墨迹。曾经湮没了100多年的灵谷洞,在本世纪80年代初又被重新发现。如今,灵谷洞与善卷洞、张公洞并称为“宜兴三奇”。

深深浅千(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