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文化

家乡区县: 天津河东区

方言

天津话是北方方言中的一种,流行于天津及其周边地区,特指以天津老城为中心的一个尖朝南,底朝北的三角形“天津方言岛”内人们所说的方言。
宗教

天津有5种宗教得到政府承认: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全市教徒共26.7万人,宗教职业人员近200人。1979年以来共恢复开放宗教活动场所79处,其中佛教的大悲院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天主教的望海楼天主堂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天主教天津教区的主教座堂西开教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大寺、基督教安里甘教堂以及道教的天津天后宫和玉皇阁。
饮食

津菜是具有天津风味的地方菜系。历经几百年发展,逐步完善成一个涵盖汉民菜、清真菜、素菜、家乡地方特色菜和民间风味小吃的完整体系。

相声
天津是诸多曲艺形式发源、兴盛和发展的地方。其中,天津时调、天津快板、京东大鼓、京韵大鼓、铁片大鼓、快板书等曲艺形式是在天津形成;而京剧、河北梆子、相声、评剧、评书、单弦、梅花大鼓、西河大鼓等是在天津兴盛和发展的。相声和京剧更是天津曲艺的重要代表。
相声
天津的相声兴始于清末民初。那时在天津老城城根开始有了专供艺人演出的两块“明地”。天津著名的相声演员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高英培、马季、冯巩、牛群、郭德纲、于谦等。
话剧
话剧是中西文化在天津碰撞交融最为突出的代表。早在1901年,教育家张伯苓就开始提倡戏剧,其弟张彭春则是第一个到外国学习现代戏剧艺术,并把西方写实剧首先介绍到中国的早期话剧活动家及导演。1906年,李叔同与同学曾孝谷在天津创办业余话剧团体“春柳社”并首演《茶花女》,开中国话剧之先河。天津的剧作家曹禺创作的话剧《雷雨》便是以民国时期的天津作为背景。此外,天津出现过的著名话剧人还有焦菊隐、于是之、林兆华、谢添等。
音乐

20世纪30年代,几位世界级的古典音乐家包括小提琴家雅沙·海飞兹、弗里茨·克莱斯勒、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等先后来到天津演出。李叔同是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其作词的《送别歌》在民国初年作为在新式学堂中教授的学堂乐歌广为传唱经久不衰,已经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名篇。
文学

天津文学是“津味文学”和“卫派文学”的集合,在某一历史阶段曾间断性地呈现出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如“津味小说”的出现,但置放到一个更为长远的历史视域来看,“天津文学”的地域性和传承性都不那么明显。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天津文坛是由解放区来的作家、诗人、戏剧家主导的,他们自身也成为天津文坛的主体,如孙犁的《风云初记》和《津门小集》等,都在这时期诞生。天津作家冯骥才是现在天津文学的代表人物,他创作的小说、散文众多,《挑山工》《珍珠鸟》等多篇文章入选教科书。
书画

天津绘画历史久远,康熙乾隆年间,天津画坛是正统画风的重要领地。天津书法界早期有四大家,华世奎、孟广慧、严修、赵元礼。天津书画八大家有王学仲、孙其峰、孙克纲、王颂余、萧朗、爱新觉罗溥佐、赵松涛、穆仲芹,而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书画技艺同样精湛。当代书画家有何家英、霍春阳、吴玉阳。
动漫

位于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国家动漫园已经累计吸引220余家企业入驻,其中文化、动漫类企业达到80多家。国家动漫园是一个集动漫研发、培训、生产制作、展示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及国际合作交流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文化产业旗舰项目,2011年5月正式开园。
民俗

天津四大民间艺术为:泥人张彩塑、杨柳青年画、魏记风筝和刻砖刘。

姚雨林(2015-06-0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