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8年9月20日,中共常州化工局党组批准中共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支部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李清、羊淇、朱素琴、汪振荣、华金海、蒋鉴平六位同志。1979年5月26日,江苏省革命委员会复文无锡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迁址郊区马山,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省为主的领导体制,学制四年,在校生规模1200人,毕业生由江苏省统一分配。
同年,无锡市马山“五七干校”的所有资产划拨给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撤销南京化工学院常州分院,常州分院的在校生并入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2]
1980年1月7日,中共江苏省委批准成立合并后的中共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委员会,任命施乐尧为党委书记、院长,徐野任副书记,洪奇、金延、李惠进任党委委员、副院长。随后,无锡市委又增派范为霖参加学校领导班子工作。[2]
1980年暑期,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招收第三届新生82人,有机、化机专业各一个班级。12月,分院党委决定成立有机化工系、化工机械系和基础课部,建立有机化工系党支部、化工机械系党支部,撤销学生党支部,学生党员编入所在系党支部。同时建立了数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分析、物理电工、力学、仪表、外语、金工机械和制图11个教研室。到1981年上半年,分院党政和教学业务机构基本健全,拥有两系一部17个教研室186名教职工,三届学生439人,实验室8个,藏书3万余册,学术委员会和职称评定办公室也先后建立并开展工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