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关注“网络原住民”的后现代生活

家乡区县: 青羊区

互联网上流行一个词“网络原住民”,主要是指1995年以后出生的孩子,自幼就有条件、有机会、有能力接触网络,有些孩子在学会认字之前就会在手机、平板电脑上打游戏、看动画片。
网络让孩子们的童年信息量更加丰富,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威胁。这把“双刃剑”在无形之间影响甚至侵害着广大孩子的身心健康。在不少网络影片以及游戏中,都出现了或恐吓或暴力的画面;在某些儿童网站,时常会出现一些赤裸裸的色情画面和提示语言,诱使涉世不深的未成年人在不经意间点击;还有一些不良交友网站,总会出现形形色色的诱惑信息,让缺乏自我保护的未成年人陷入人生的泥潭。

“六一”国际儿童节将至,国家网信办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护苗2015·网上行动”,把目光再次聚焦“青少年网安教育”。为了“网络原住民”的健康成长,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允不允许上网 家长每天都在纠结

“对不起,各位老同学,刚才那些内容不是我发的,是我家宝贝儿发的。”朵朵妈妈发现孩子在用自己的手机聊微信,立刻制止,翻看了一下才发现,孩子在她上厕所的功夫,已经发了十几个表情符号和三大段语音信息在她的大学同学群里。“我去上厕所,手机没锁屏就放在沙发上,谁知道她也会聊天!”朵朵妈怎么也没有想通,“平时也没有教过她啊。”

如果说朵朵妈的语气还带着一点点炫耀的话,那么憨憨妈是真的有点儿烦恼。憨憨上小学四年级了,他的课余生活基本全在网络上。“QQ、微信、微博他都有,平时遇到我们解答不了的问题,我们也会鼓励他去网络上自己寻找答案。”憨憨妈说,网络真的为大人省了很多事儿。“但是我最近发现他用搜索引擎搜索的问题都有点奇奇怪怪的。”憨憨妈真不知道还该不该让儿子继续上网。

让不让孩子上网,其实在每个家长的心理都纠结过。朵朵妈妈觉得,孩子就生在网络时代,完全隔绝网络世界是不可能的,而且这也会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但是我还是不想让朵朵太早使用电子产品,太早涉网,都说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朵朵妈说。憨憨妈则更多的纠结于让孩子上网的“度”该怎么把握。“孩子有上网的需要,也不能一味地拒绝。但是网络世界并不十分‘干净’,怎么才能避免孩子受到‘污染’?”憨憨妈说。

逃避不是办法

教孩子正确使用网络

就像朵朵妈妈说的那样,这一代的孩子就是“网络原住民”,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作为家长,我们要去教会他们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而不是一味地禁止。

作为班主任,同时也是一位七岁孩子的母亲,杨老师在教孩子使用网络方面有点经验,并且她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小经验都传授给了她的学生家长。杨老师说:“要让孩子健康上网,作为父母的我们首先要学会健康上网。我们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孩子是我们的影子。其实孩子越小,越早让孩子接触网络,就越有利于正确引导其上网。”

杨老师建议父母在自己的电脑上一定要安装杀毒软件和屏蔽软件,这是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的第一步。其次,杨老师家的电脑里是没有装单机游戏的,杨老师夫妇俩在孩子面前使用电脑时都是在看新闻、查资料、写文章……“这样,孩子就看到了网络的主要用途。”杨老师说。网络世界,资源丰富,杨老师建议家长学会利用网络。“有时我工作很忙,回家还得加班。孩子闹着非要听我讲故事,实在是分身无术。我会打开电脑,找一个优秀的、适合孩子的故事让孩子听。”杨老师说,除了听故事音频,还可以给孩子看电子绘本。日常生活中,杨老师的儿子总会突发奇想地提出好多难题,杨老师解答不了时也会鼓励孩子问问“电脑老师”。同时,家长也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孩子的、优秀的网站给孩子。“当然,控制孩子上网的时间是很有必要的。一旦习惯培养起来了,家长的担心就少了一半。”杨老师说。

如何安全上网

其他国家怎么做到

为了保护保护青少年远离互联网不良信息,各国使出了浑身解数。其中的一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为应对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伤害,各国采取各式技术手段引导青少年安全上网,软件拦截是其中最为方便和立竿见影的办法。英国是最早研究拦截软件的国家之一,英国政府共选择了10个本土公司共同研发该项目。

除软件外,日韩等国还采取了其他技术手段引导青少年安全用网。韩国是世界上首个强行实施网络实名制的国家。继网络实名制后,韩国政府还接连推出网游实名制及限制青少年上网时间等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在深夜玩网游等。

在引导青少年安全用网方面,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法国部分学校推出了“上网执照”,主要通过课程等方式教学生应对网上陌生人的骚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日本则面向学生推出了“网络安全”网站。该网站根据用户的年龄,提供不同的网上自我保护信息。

在保护青少年上网安全方面,内容分级一直以来备受关注,也是各国不断尝试的主要方向之一。现今发展较为完善的分级制度主要集中在游戏分级和视频分级两方面。美国的ESRB游戏分级方式是最早实行的分级制度,也是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指导性意义的标准之一。而英国于2014年推行了mv分级制度,包括索尼、环球、华纳等唱片公司均表示支持,视频平台网站也据此屏蔽有害不良内容。

分年龄引导孩子

正确地使用网络

如果您不能禁止孩子“开车”,就请您教会他“如何开车”。仔细阅读和自己孩子相关的年龄段的上网注意事项,一定会对您有帮助!

婴幼儿阶段:避免接触网络

这阶段是各主要感官发展的黄金时间,而接触真实的世界尤其重要,否则相关的能力便会被删除,故家长应尽量避免让婴幼儿进行电脑或网络游戏。

学龄前:保护视力

这阶段的孩子或许已经可以开关电脑、使用鼠标和玩游戏拉,更有一些小朋友或许已经可以使用聊天软件了,那么家长一定要告诉小朋友,没有经过爸妈允许,不能在上网时把家里的电话告诉别人啊。

小学低年级:使用电子邮件要注意

让孩子告诉你,他是在和谁发信息或者发作业,确认他不是在和陌生人聊天。告诉孩子不要把真实的个人资料填写到网上。

玩游戏:第一,玩的时间不能太长;第二,不能玩成人玩的游戏。

网聊:最好还是和小朋友面对面聊天,而不是使用网络。

下载:没有经过爸爸妈妈的允许,不能下载软件、音乐和文件。

小学高年级:不能泄漏个人信息

在使用电子邮件、QQ、微博、微信、注册或参加网上竞赛时,不要透露个人信息(比如家庭电话号码,你的手机号等),不要让对方可以直接联系到你,以免发生危险。

版权:告诉孩子,如果共享文件或从 Web 获取文本、图像或艺术作品,则可能违反版权法。

认识网络侵犯者:如果你感觉网上某事或某人令你害怕,告诉父母,远离付网上侵犯者和网上流氓。当然,自己也不要使用网络传播闲话、威吓或威胁其他人,成为不受欢迎的网络社会公民。

网友:绝对不能同意孩子单独与陌生的网友见面。

中学阶段 :做个家庭规则表吧

解释网络的正负面:清楚解释之余,亦要提及有关理据,令孩子信服,同时亦要留意其游戏玩伴。和孩子一起制定网络家庭规则表,并且自觉地遵守它,表里应包括禁止的网站种类、网络使用时间以及包括聊天在内的网上活动的指导原则。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有了几年网络聊天之后,很可能遇到过陌生人,并且成了网友,但是仍然不能允许孩子和陌生的网友见面。

LoveAntique(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