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

家乡区县: 揭阳市惠来县

「互联网思维」本身非常概念化,加上自媒体时代各路英雄的轮番解读,现在基本上已经沦为笑话。但这并不妨碍大家谈论互联网的本质。

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 很多人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和见解。在我看来,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是bit。信息,构成了互联网的全部。通信技术的进步使互联网的本质在不断地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从早期互联网的被动获得信息进化到了今天随时随地的主动收发信息的变化。这个变化的过程和节点就是我们通常在媒体解读中所得知的,web1.0,web2.0,移动互联网等等概念化的字眼。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质,就是网络效应。比较有逼格的说法就是「网络外部性」,使用人数越多,价值就越大。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9x年代,互联网还是个新东西的时候,有个媒体发起了一个「网络生存大赛」。大概就是挑选一些选手给点钱,利用网络购物生存72小时不死,就算胜出。这在几乎每个网民都能做到的今天,大家觉得不算什么,但是在当年,确实是一个很轰动的新闻。那会儿见过电脑的人都不多,更别说连上互联网购物了。如果在那个时候开办一个微博,结果可想而知。所以互联网产品几乎是伴随着技术和用户规模的发展而演变的,也是市场机会的来源。

上面说的都是互联网信息层面,并非商业层面。题目中所指的「互联网思维」更具有商业指向性,说白了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的特性击碎传统企业的竞争壁垒」。

传统的商业模式,一个简单的商业模型就是,先找到一个供需市场,生产老百姓需要的产品,利用规模化和信息不对称产生价格差,利用销售手段把产品变成商品,从中获利。大家都看得懂,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早几年的互联网产品形态,商品往往并非产品本身。这个就有点抽象了,一般人看不懂,而这种领域往往又是需要大量资本培育,产生高价值的网络效应后才产生回报。一旦有某个企业利用互联网的特殊性成功了,自然就需要有一个名词来归纳它,所以有了「互联网思维」。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世界是平的》,但互联网确实把这个世界变的扁平了。它压缩了信息的层级,互联网的增长速度又使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式增长的空间中,我们可以快速地获取、分享信息,这和早期的互联网已经大有不同。你可以把世界想象成一个有无数节点的球形体,我们是一个一个的节点,节点与节点之间彼此相连,当我们需要连通某一个或大或小的节点时,就和吃饭动筷子那么容易。当一个商品企图使用信息不对称赚大钱时,市场竞争机制和获取信息的便利性,则会使这个商品的获利变得困难。而利用信息不对称,是传统行业的一个典型特征,消除信息不对称,是互联网的一个典型特征。

 

再说说商品吧,一分钱一分货,恒古不变的道理。就算是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办法在传统制造业中用惊人的低成本造出超一流的商品,何况这还是传统企业的强项呢。刚才也讲到,互联网的商业模型和传统企业的商业模型是不一样的,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互联网具备网络效应和信息属性,它可以不依靠产品本身赚钱,这一点洽洽又是传统企业最不能理解,最看不懂,又最不擅长的。所以在电商大行其道的这几年里,你经常看到传统企业挖走电商人才,但是也没有成气候,这是另一个话题,可以开新问题来细说。但总的来说,革自己的命,否定自己几十年的经验是需要勇气的。而利益纠葛太深的传统企业已经失去了这样的行动力,今天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已经是懂不懂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的问题。互联网模式,产品可以不是商品,产品可以不赚钱甚至赔本赚吆喝,是互联网的又一个典型特征。

jungsekfun(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