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池秋月
旧县志记载,古时有个方士名周贯,号木雁子,修炼于县城南门外偏东的地方(大约现在西会馆旧址附近)。他凿了一个方池,连通渠水,水黑色而甘甜。他用木头刻了个雁子放在池里,经过长时间的雨露阳光,池水滋润,后来竞羽化成真。此传说和记载显然有些荒诞无稽,但有可能是古时成武城湖和雁池附近水域辽阔,不仅鱼虾众多,而且水草丰茂,曾生存和栖息过天鹅之类的候乌,人们对这些鸟类较为宠爱,加之当时人们对修道之人的崇拜和迷信,就把木雁和真天鹅附和在一起传了下来。谬误往往传得既快又广,后又载于州、县志书。故而,此池也就有了名气,称为雁池。每逢秋夜,月明风清,临池赏月,触景生情,思古人之苦心,念方士之异术,听幽幽短笛缓缓传来,临者自慨多。若将心事诉于秋水,雁池明月最多情。雁池秋月,是谓一景。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