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安烟叶产业普惠政策让烟农在生产中受益,基地单元建设加深与“中华”品牌的深度融合,烟叶“双控”政策促烤烟生产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全省烤烟移栽现场会在宁安召开时,宁安市的好经验和好作法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
“加减乘除” 实现质量效益双丰收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利刃介绍,宁安坚持在政府职能转变与烤烟发展中准确定位,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政策宣传、土地流转、项目倾斜、资金投入作用,促进老烟区焕发新青春。
在不断增加烟农户均收入和种烟亩均收入上做加法,强化测土施肥工作,全面掌控农时,在播种、假植、移栽等项工作上,基础工作抓落实,常规技术抓标准,成熟技术抓推广,新型技术抓示范,为全面提高烟叶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在种植计划减少的形势下,认真落实国家局“加减乘除”四字工作方针。在降低烟农生产投入上做减法,利用现有农机具和烟农合作社的工作平台,全面开展专业化服务工作,充分实现减工降本工作实效。
在发挥科技创新的力度和效果上做乘法。宁安烤烟播种采取直播和催芽播种两种方式进行,同时在移栽上采取膜上与膜下两种方式,逐步完善地膜覆盖栽培的配套技术,开展高碳基生物有机肥的大区试验示范工作,提高土壤碳氮比,改良植烟土壤,提高烟叶质量产出水平。
在精益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做除法。形成《宁安分公司标准化生产实施细则》,细化生产措施及分解落实流程。全面开展机械移栽工作,利用南通富来威移栽机开展膜下栽烟,利用鸭嘴式移栽机开展膜外栽烟,同时推进新型覆膜机械移栽方式,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中间香型” 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
宁安烟叶作为国家局中间香型烟叶开发重大专项东北产区的典型代表,风格特色被项目组评价为整体香韵丰富,柔和甜香型烟叶的良好评价。
按照省局开发“柔甜香”低危害烟叶的工作要求,为实现牡丹江烟叶公司确定的上等烟45%的生产目标,在强化烟叶生产基础工作的同时,引导广大烟农转变生产理念,产量与质量并重,重点落实促进烟株田间生长发育与成熟的集成技术。
在农时上抢前抓早。3月1日和6日分别以直播和催芽播种两种方式进行了播种,30日假植全部结束较往年缩短5天,以村为单位安排小十字假植示范户,在子床100%离地的基础上示范推广地火龙、型煤炉等小棚增温设施,烟苗剪叶全部达到2-3次,达到壮苗下地、不缓苗的目的。
狠抓起垄、施肥标准的落实。深松深度达到3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实行社会机车准入制,采用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的结算方式,由烟站统一管理社会机车进行整地等。在有效控制氮肥的基础上,增施了三料磷肥,基本达到平衡施肥、精准施肥的要求。
为提高烤烟移栽专业化服务水平,根据移栽机数量,组织移栽专业队289个,并对移栽机车头进行了全面改进,加装水箱。机械利用上,积极尝试井窖式移栽方式、鸭嘴式移栽机膜外栽烟方式,为改进膜外移栽技术积累经验。
“两个园区” 高标准生产示范建设
两个示范园区建设是省局2015年提高全省烟叶质量的一项新的举措。作为牡丹江烟区的示范园区,宁安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在优良品种示范园区建设上,主动邀请科研所专家,针对各品种特性研究施肥和配套技术方案,公司抽调专人负责品种示范园区全年管理和数据田间调查工作,争取在适宜品种筛选上取得第一手资料。同时,在各乡镇、各烟站的不同气候、不同土壤类型地块上进行单户种植品种示范,每个烟站示范了3-5个品种,争取早日打破主栽品种单一的局面。
全面落实示范新技术、新观念,整个示范园区力争解决影响烟叶质量和产量的瓶颈问题。海浪镇安青村作为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地点,重点开展高碳基生物有机肥料的土壤修复大区示范、移动管道式喷灌和微喷带进行对比、示范井窖式移栽方式和三年轮作示范等六项核心技术示范,通过干给烟农看,领着烟农干的示范措施,达到全面提高烟叶质量的目的。
据悉,2015年,宁安市落实烟叶种植计划11.6万担;落实种植面积34533亩;种烟乡镇11个、村98、烟户1440户,全部为专业化种植烟户和诚信种植烟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