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皮影文化

家乡区县: 唐山市乐亭县

乐亭皮影简介

乐亭皮影戏,俗称“乐亭影”。历史悠久,流布区域宽广,是我国皮影戏的一个主要剧种。乐亭皮影是一种民间美术和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说唱等综合性的戏曲表演艺术,在音乐、念白、雕刻、操纵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我国影戏园中一株瑰丽的奇葩。发源于河北省乐亭县。因乐亭古属滦州,现属唐山,所以又有“滦州皮影”和“唐山皮影”的叫法。外地人把乐亭话叫“呔”话,因此人们又把乐亭影叫做“老呔影”,乐亭影影人和场景是用驴皮刻制的,人们又叫它“驴皮影”。

自金代到清初六百多年间,乐亭影逐渐发展成熟。金王朝统治时期,曾掳中原影戏艺人到北方,使得宋代汴京的影戏在河北一带落户,乐亭皮影便起源于此。明代成祖皇帝迁都北京后,曾多次迁江南富庶之户至乐亭等地建屯。当时富户多有养皮影戏班的风俗,故移民又将影戏充实倒了乐亭,为乐亭皮影的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清末,随着乐亭人闯关东去东北经商,乐亭皮影对东北皮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乐亭人,有着别具特色的方言语音,声调柔、绵、悠、长,发音轻,尾音拖长而下滑,极富旋律性。民间歌谚、俚曲,唱秧歌、数来宝、吹歌、叫卖调、夯歌、哭丧调等,对乐亭影的唱腔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乐亭皮影唱白以乐亭话为标准,虽有地域关系,但有成就的艺人都说一口纯正的乐亭话。乐亭皮影讲究外型构造和脸谱程式,基本要求是"忠良者雕以正貌,奸邪者雕以丑形"。这些影人还必须通过灯光映照、操纵员操纵,透过影幕显现在观众面前。乐亭皮影剧目很多,具不完全统计,先后有500多个长、中、短剧目公开上演。这些剧目分传统剧和现代剧目。而传统剧目就占400余个。

张峥(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