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春轩塔面向西北,无台基、副阶,内中空,二层及以上各层塔壁十分简洁,无斗拱、角柱,每层八面各设圭形佛龛一座,六层共48座佛龛。底层以上出密檐七层,每层檐之间距离较小,塔檐及二层以上每面塔身都呈现向内曲的弧线,塔的外形逐层收分,但六、七层之间塔身收分甚微,且第七层塔身高度又高于其它层塔身的高度。塔所出的密檐均以叠涩方法挑出,以一二层密檐为例,下面出菱有牙子五层,菱角牙子海春轩塔.
上叠出挑砖五层,其中最上层为砖制假橼,密檐上无盖瓦,以砖层层覆盖。塔身内部为空简式结构,从塔内壁残留的数层支撑楼板的叠砖可看出,该塔始建时期塔内应设有楼板可以攀登。塔身虽设有圭形佛龛,但并不与塔内相通,因此塔内无光线,又不便于向外眺望,可见初建时主要并不为攀高所用,作为一标志性建筑,为海湾船只起导航作用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塔内距地面14.5米处设有十字金钢梁一副,梁直径35厘米,上置塔心柱,柱径33厘米。塔内筒总高18.10米,内顶以四层叠涩砖收分后做穹隆顶半径80厘米。塔刹由铜葫芦相接,铁覆盆组合而成。
经勘察测绘,海春轩塔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出现了一些残损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塔体有倾斜,塔身多处出现裂缝,尤其以底层转角处为甚,裂缝宽3.5厘米、长近4米、深30厘米。裂缝的出现是由于建塔时砌砖工艺不科学,加之年久失修引起。各层间杂木丛生,植物根茎穿透密檐层面苫背层,引起塔体及腰檐变形,并致密檐多处裂缝,尤以北侧二、三层密檐砖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清除,对塔的危害将进一步加大,塔顶出现残损,铁覆盆残破,使塔排水不畅以至漏雨渗水,这将进一步加快对塔身的侵蚀。部分砖塔由于风雨侵蚀出现风化松动,尤其是塔内筒的砖砌体因长期得不到有效保护,受雨水侵蚀已出现严重腐蚀风化现象。不时有残砖从塔内坠落。塔周围的环境不利于塔的保护,每天有许多游人来塔参观进香,部分游人在墙身乱刻乱画,对墙体的保护十分不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