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耀湘(1906.05—1968.12),汉族,别号建楚。湖南邵阳人,国民党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曾任蒋介石“五大王牌军”之一的第六军军长。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南京保卫战,1940年同杜聿明率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后,廖耀湘战败被俘,后于1961年12月作为特赦战犯被释放。文革期间遭到打击,于1968年12月2日在批斗会上心脏病突发逝于北京。
六岁时,他在祖父的指导下,开蒙读书,念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四书”、“五经”,等他略知经书精义时,清廷已经逊位几年了,由于有一帮三湘英才参与创建民国,此地开风气之先,有着远见的廖父觉得科举早已废除,仅仅凭读古书是很难有出息的,读新学堂,出洋留学才是成才正道。1918年,受过六年传统私塾教育的廖耀湘考进了县立高等小学,接受现代教育。
被俘虏的廖,死活不愿意和常胜将军韩先楚握手。进了战犯管理所,廖耀湘“中国巴顿”廖耀湘
还非常自负,常说自己的失败是非战之过,是上面举棋不定,一再贻误战机。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1968年,“文革”正席卷神州,在一次批斗中情绪激动,突然心脏病发作,一代抗日名将,就这样撒手人寰。
周恩来闻知此事,指示秘书前往政协了解有关情况,但政协大院贴满了大字报和标语,根本无人上班。廖耀湘的家人只得将丧事从简。
1980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政协组织追悼,将廖耀湘的骨灰盒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公开肯定了廖耀湘在八年抗战中建树的历史功绩,令其遗孀黄伯溶女士(辛亥元勋黄兴侄女儿黄葵舫的女儿)和儿子廖定一等亲属好友颇感欣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