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学院

家乡区县: 湖南省新邵县

邵阳学院创建于1958年,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前身是邵阳师范专科学校,2002年与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合并升格为本科层次院校并更为现名。2011年获得工程硕士学位招生权。

根据2014年8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面积1796亩;校舍面积48.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5.8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原值8465.3万元;设有14个二级教学系,开办5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共17976人。

明德,源于《礼记》中的《大学》:“大学之校训

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说,大学的道理,在于净化自己光明的德行性,在于用这种德性去使民众自新,还在与使人们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在一个人的各种品性中,德性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百行以德为首”,恃力者亡”。诸如此类,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德性在一个人各方面素质中占有首席的重要位置。好的品德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是被德性统治的。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善于未始因恶之先,而性之善可见矣”。意思是说,虚伪还没发生之前去求真,真实的人性就 能显示出来;罪过还没产生之前去求善,善良的人性就能显示出来。求真指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同时还意味着大学教育应讲究真才实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求真是一种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也是诚信精神的最好体现,它是在明德的基础上的进一步。邵阳学院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要追求真知,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品德高尚、真才实学的高素质人才。

共生,原意指两种生物相互依存,追求相互利益而共同生存的现象,是一种生命化教学理论。生命化教学理论所追求的是人的生命的完整,即人格心灵的完整、个性的发展和情感的满足。生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生命在 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发展。它具有生命的体验性,教学交往互动性和生成性。在生命化教学中,以生活世界为基础,师生共同促使书本知识成为生成性的知识,师生形成健康的情感和人格,师生、生生之间多向和谐交往,师生生命共同经历成长。

超越,源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面对市场经济的挑战,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要始终把握教育的本质——面向未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与超越,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自我”,忽视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创造未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促进文化转型的历史使命,理论和实践都证明,高等教育是促进文化转型的重要力量,但是,要完成这一伟大历史使命,中国高等教育必须实现双重超越。即一方面要超越自身,完善自我,把握住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根本方式;另一方面要超越现实文化,促进文化整合,坚持高等教育的文化理想,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紫樱雨zznn(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