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白水山

家乡区县: 广州市增城区

白水山,山名,中国大陆有三座,全部在广东省境内,因此也称“广东三大白水山”。屈大均《广东新语》载文云:广东三白水山。一阳春、二增城、三博罗,为东粤三白水山之胜。
中文名称白水山
行政区类别广东省阳春市
所属地区中国华南
下辖地区广东省阳春市
地理位置广东省阳春市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目录
1广东省阳春市白水山
2广东省博罗县白水山
3广东省增城市白水山
1广东省阳春市白水山
编辑

清进士、文学家李调元在《粤东笔记》写道:“阳春西南一百三十里有白水山,
图1 阳春白水山白水瀑布
图1 阳春白水山白水瀑布[1]
高三百余丈,其周四百余里。上有天地龙井,注为飞泉一派,十三叠,一叠一状。”清文豪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写道“春洲十三叠大瀑布,为天下之冠。”还写诗:“自猿不敢潭间饮,镇日雷轰隔岭闻。”
十三叠大瀑布位于阳春市八甲镇八甲山双髻顶峰下,离仙湖10公里。瀑布垂直落差226米,丰水时瀑布面积10米宽。瀑布顶上有面积30亩的天地,集雨面积约4万台。
瀑布落地巨石林立,下有十多米宽的深潭叫“响水潭”,深不见底,潭有一巨石刻“漱玉台”三字,刻面高1.1米,宽0.3米、直书楷体阳刻。相传是清代状元林绍棠于道光三十三年到此游览时题刻的。再向下有“飞水龙潭”。
2广东省博罗县白水山
编辑

惠州市博罗县白水山,又名汤泉。史载:白水山在象头南。苏轼曰:罗浮之东麓
图2 汤泉(白水山)风光
图2 汤泉(白水山)风光[2]
也,有悬泉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四五丈不能及。旁有巨人⻊夹数十,谓之佛迹岩。岩西故有院亦曰“佛迹”。
汤泉,古称白水山,面积1.5平方公里,以温泉、冷泉、瀑布、碧潭而著称,隐身于三面环山的泽谷之中。千百年来,幽景中的数具泉眼,淡视尘俗,不闻人间的烽起烟灭,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把温暖洒向人间,用泉露泽润大地。
汤泉终年不竭的温泉水,水温70℃,属重碳酸钠型高温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图3 汤泉(白水山)的苏东坡塑像
图3 汤泉(白水山)的苏东坡塑像[3]
如铁、钙、镁等,对治疗各种慢性皮肤病、心血管疾病、保健驻颜具有显著的效果,历来被誉为“举世罕见”。汤泉就因为温泉坐落在其“家园”内而得名。无独有偶,温泉西北的咫尺之遥,上苍再显神灵,又施仁爱,抛下一串“珍珠”——九龙潭瀑布,它在群山深处奔突而出,拾级而下,一步一潭,至山底第九潭,但见奔雷飞雪而落,蛟龙腾空而降,终聚九龙潭瀑布。温泉和瀑布这一暖一凉,地下天上,遥相呼应,交相辉映。
900多年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汤泉留下“温泉水暖洗凝脂”“一洗胸中九云梦”和“汤泉吐艳镜光开,白水飞虹带雨来”等传世佳句。自苏东坡谪惠后,汤泉便以其独特的魅力与风光旖旎的西湖、层峦叠嶂的罗浮山相辉映被誉为岭南旅游胜地。苏轼、唐庚、杨万里、宋湘等名家先后循迹而来,大大地丰富了汤泉的人文内涵。[3]
3广东省增城市白水山
编辑

位于增城市朱村镇丹邱村白水山,山势陡峭,风景优美,古代已

是增城八景之一。自唐代《元和郡县志》起,历代志书均突出记载此山。宋苏东坡被贬惠州时亦曾慕名登山游览。白水山主峰名胡芦顶,海拔462.3米。山间泉水曲折迂回,聚汇于主峰南麓(海拔约300米)的一片平畴之中,形成一泓浅湖。每逢雨季,湖水外溢,从山腹的峭壁悬崖泻下,气势磅礴,远眺犹如绿色帷幕上挂着一条白色绸带,故名“白水带”。增城“丝苗”稻米之所以品质特优,就是得此山泉水的灌溉哺育,故今山下朱村镇境内靠山泉水灌溉的农田,所产“丝苗”米品质为全市之冠。[5]

吴丽姗(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