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面食历史久远,特色鲜明,尤其是杂粮面食,无论从品种花样,还是佐料搭配,在山西堪称一绝。“中国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晋中,晋中面食在平遥”,这是平遥百姓对家乡面食文化的肯定。历史上的平遥,曾经是中国南北商业通道上的一个重镇,各地的餐饮习惯在这里汇聚,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餐饮风格。仅面食的种类,有史记载的就达100多种。其面食,粗粮细做,细粮精做,佐料丰富,令人回味无穷,受到八方宾客的喜爱。
粗粮类面食
平遥百姓擅长制作粗粮类面食品,特点是粗粮细做,粗粮精做。粗粮类面食用高粱、玉米、豆面、土豆粉等制作。常见的有37种。
一、煮食类 用开水煮熟后加佐料、菜食用的面食品
【铲片片】 高粱面制品。将面和好放到手板上面食工具,类似乒乓球拍形状的手板,木制,用小平铲铲入锅内,煮熟后加菜、佐料食用。
【握溜溜】 高粱面制品。将面和稀,用手紧握面团,顺指缝流入锅内煮熟,食用时加菜与佐料。
【搓鱼儿】 高粱面或小麦面制品。以约玉米粒大小面团用两手掌搓圆、压扁,形似小鱼,煮熟后加菜食用。
【拨孤儿】高粱面制品。将和好的面拍扁,放在手板上,用筷子顺板边挤成细条入锅,煮熟后加菜食用。
【切板板】 高粱面或玉米面制品。将面和得软硬适中,在案板上用擀面杖擀扁后,用刀切成细薄片直入锅内,煮熟加菜食用。
【流流尖】 豆面制品。将豆面和稀,用筷子挑上流入锅内,稍煮即成,食用时配佐料、菜。
【和子饭】 玉米面或高粱面制品。将面和匀,用礤子把萝卜、瓜等擦成丝儿或片儿的工具,四周木架呈井字形,中间有一凸起金属片,上有扁平状小孔,翘起的鳞状部分为薄刃片,把面擦入锅内,与稀饭同煮,食用时加佐料。
【擦圪蚪】 高粱面、玉米面制品。用礤子将面擦成扁形长条状入锅煮熟,食时加菜、佐料。
【抿圪蚪】高粱面 、豆面、土豆粉制品。将和好的面放在抿床面食工具,基本结构与礤子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中间为铜片,铜片上的小孔呈小圆形上,用木质抿拐子与抿床配套使用的工具反复挤压,挤下圆形短条,于沸水煮熟,食用时加各种菜肴与佐料。
【捏饽饽】高粱面、玉米面、豆面制品。将和好的面用“捏饽饽”面食工具,圆形桶状、壁厚。下固定一铜片,上有小圆孔,用木塞挤压可将面压成小短条状,与抿床作用相同挤成细短条煮熟,食时加佐料和菜。
【河捞捞】 荞面、高粱面制品。将面和好,用河捞床压入沸水中煮熟,加菜、佐料食用。
【碗拨孤儿】高粱面、玉米面制品。将面和稀,放入碗内,用筷子顺碗边挤入锅内煮熟。食用时加菜、佐料。
【糊 糊】玉米面、小麦面、荞面制品。将面均匀撒入铁锅内正在加热的凉水中,用擀杖或小平铲不断搅动,使渐熟而不糊锅,呈凉粉状,吃时加“蘸水水”(佐料水),一般用西红柿或醋加葱、蒜、辣椒等滚熬而成。这是百姓爱吃的家乡面食。
【圪朵朵】 玉米面、高粱面或荞面制品。将面和得较硬,取黄豆粒大小面团,用拇指在另一手掌上加压滑行,呈卷曲状入沸水中煮。食用时加入汤菜佐料。
【拖鱼儿】 玉米面、高粱面制品。把面和成糊状,将菜一般用白菜、青菜等绿叶蔬菜蘸上面糊在开水锅中氽一氽tsÁuAN13把食物放入沸水里稍微一煮,蘸调料水食用。
【包皮面】 又名银裹金ƤiN13kuei53tþiN13 小麦面、玉米面、高粱面制品。将小麦面擀成圆形薄片,中间包入玉米面或高粱面片,压扁擀成薄片,切条后入锅,食用时加菜。
【忽突突】高粱面制品。将菜煮成七八成熟,放入切好的面,煮熟直接食用。
【煮疙瘩】 将粗玉米面和好后,拍成拇指厚、直径约四厘米的圆形片,入锅同小米稀饭同煮,食用时与汤一起吃,就咸菜。
二、蒸食类 即用笼屉蒸熟后食用的面食
【谷 来】玉米面、高粱面制品。将豆角、山药蛋、西葫芦等切成丁,加面粉搓成小颗粒状入笼蒸熟后,或直接食用,或用油炒后食用。
【石窝窝】高粱面用沸水和好,将小块面拍成手掌大小的薄片入笼蒸熟,出笼后切成细薄片,加菜或放佐料水食用,也可炒着吃。
【螺 丝】 高粱面或莜面制品。将面用沸水和好,将拇指大小面团搓成两头尖的小鱼形薄片,压扁,用小平铲在秸箅(用高粱秸做成的圆形箅子)上挤压成螺丝状入笼蒸熟,蘸“蘸水水”调料水,用西红柿等熬成食用。
【窝窝头】将粗玉米面用凉水和好,做成小球状,入笼蒸熟即可食用,就咸菜。
【蒸圪搓】将高粱面用沸水和好,取拇指大面团,在案板上搓成一尺长、两头尖的细圆条,入笼蒸熟,加佐料水、盐、辣椒、蒜水食用。
【馏圪蚪】将高粱面用沸水和好,用礤子擦成卷曲小片状,上笼蒸熟后,加黄菜、佐料水、辣椒、蒜水食用。
【烟突突】将高粱面用沸水和好,擀成薄片,卷成筒形,入笼蒸熟后切成细条,加佐料食用。
【黄 日】 即发糕。将磨成细粉状的玉米面和好,发酵后加糖上笼蒸熟,就咸菜食用。
【栲栳栳】高粱面或莜面用沸水和好,用两手或大理石板将小面团挤压成贝壳、筒状、螺丝等形状,蒸熟后加佐料水食用。
【糊沓沓】玉米面、小麦面制品。将面与擦成丝的西葫芦和成稠状的面糊,加入佐料,放到鏊子上翻烤,熟后直接食用。这是最具平遥特色的食品之一。
【拨烂子】 高粱面制品。将面加水搅拌成约高粱颗粒大小付蒸,出笼微炒即可食用,食时就咸菜。
【菜角角】高粱面制品。将面用沸水和好,擀成圆形薄片,中间包入用胡萝卜做成的馅儿,捏成圆锥形,蒸熟食用。
【菜蛋蛋】将黑菜或山药丝加面和匀,捏成鸡蛋般大小,上笼蒸熟后,蘸调和汁食用。为旧时食品,已淘汰。
【黑菜圪搓搓】将黑菜与高粱面加水和匀,制成小鱼形上笼蒸,熟后蘸调和水食用。此食品也被淘汰。
【黑菜窝窝】将黑菜与高粱面和匀,捏成甘薯大小的圆状物,入笼蒸熟即可。旧时食品,已淘汰。
【豆腐渣窝窝】豆腐渣与高粱面制品。将豆腐渣稍加面、佐料拌匀,捏成窝头形蒸熟,直接食用。旧时食品,已淘汰。
三、炉食类 即用鏊子烙成的食品。
【火 烧】玉米面制品。将细玉米面加油、水和匀,做成饼子形状后放鏊子上烤熟。
【黄儿煎】将玉米面加佐料和稀,用勺舀到烧热的鏊上,用摊子摊平烤熟,直接食用。
四、其他类
【炒 面】玉米面制品。将玉米颗粒洗净晾干,在锅内放细沙,将玉米颗粒炒熟后磨成面粉,食用时以沸水冲搅成团,就咸菜。此食品现已很少食用。旧时出远门打工的人携带的食品,长期携带不易变质,吃法简单。
细粮类面食
细粮类面食品是平遥百姓调剂生活、改善口味的食品。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粗粮食品逐渐从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细粮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而粗粮用来调剂口味。一些粗粮食品已经被淘汰,如玉米面窝窝,煮疙瘩等。细粮食品用小麦面制作而成。
一、 面条类 面条类食品是平遥面食品的主角,多为煮食,共46种。叙述如下:
【柳叶面】 将面和得稍硬,用擀杖擀薄后,切成柳叶形,煮熟后调菜食用。
【斜机机】将面和好,用刀切成拇指大菱形面,入锅煮熟,调菜食用。
【长擀面】把面和好,切成较细较长的面条,煮熟后调菜食用。这是最常见的吃法,可作长寿面。
【细擀面】将和好的面切成又薄又细又长的面条,与长擀面的区别在于细,吃法类似。
【切板板】将和好的面擀成五寸宽,三分厚的片,再切成细条形薄片入锅煮熟,加菜、佐料食用。
【蘸片片】将和好的面擀成一寸宽、二尺长的带形薄片,入锅煮熟后捞出,蘸“蘸水水”用西红柿加佐料熬成的浆汤汁食用。
【掐疙瘩】把面和得软硬适中,先将面捏成片状,一手拿面,一手用拇指和食指揪成指甲盖大小,略捻凹陷,入锅煮熟加菜和佐料水食用。这是平遥百姓最喜欢食用的面食品之一,为待客佳品。旧时,掐疙瘩做得小不小,还作为检验新媳妇家务称职与否的标准。
【圪朵朵】将面和好,取黄豆粒大小面团,用拇指在另一手掌上加压滑行呈卷曲状,入沸水中煮熟,加菜和佐料食用。
【剔尖儿】将小麦面加盐和稀,放在盘子或手板上用剔尖针顺边剐入锅内,煮熟后调菜食用。
【刀削面】将面和好反复揉匀,滚成一面光滑的团形面,一手托面,另一手用削面刀钢制,弯曲形薄片刀,一面有刃顺棱削成寸半长、一指阔条入锅,煮熟后加菜或臊子食用,本品柔韧滑爽,别有风味。刀削面是山西面食的精品,也是我国五大面食之一。
【刀拨面】将和好的面擀成五寸宽、拇指厚长片,叠成几叠,用拨面刀形似普通切菜刀,两头有把,钢制将面拨入锅内,食用时加佐料或菜。
【腾 面】 将豆角、西葫芦等切成丁,煮成六成熟,调好佐料,将切好的面放在菜的上面一同焖熟,食用时加黄瓜丝。
【擦圪蚪】将小麦面和稀,用礤子将面擦成短薄片入锅煮熟,食用时加菜或臊子。
【切板板】将面擀成较薄长片,用刀切成约三寸长、五厘米宽的条,入锅煮熟,加菜食用。
【河捞捞】将面和稀,用河捞床做饸硌的器具,底有漏孔将面压成细长条入锅煮熟,加臊子食用。
【喔喔饭】将切好的生面条同稀饭一同煮熟,同汤一起食用。因煮面时的响声而得名。
【铰鱼日】把和好的面反复揉匀,滚成擀面杖样的面棍,用剪刀顺棱剪成鱼苗状入锅煮熟,加西红柿汤等臊子食用。
【拉 条】 小麦面加盐、水反复揉匀,擀成薄片,切成细条状,用手甩成细长条入锅煮熟,加菜或臊子食用。
二、 包子类
包子类面食品与其他地方没有多大区别,菜、肉或糖等做馅儿,用发酵面做皮儿,包好后,上笼蒸。有蒸食、煮食、煎食类。
【水煎包儿】 小麦面和好擀成皮,肉加菜为馅,包成似核桃大小包子,挨个摆入“水煎包鏊子”面食器具,底平、厚,边高,有盖,用油和芡水煎烙而成,外焦里香。这是地地道道的平遥面食特产,别的地方还没见到。此种食品是乡村小孩逛平遥城后都想食用的一种风味小吃。
【蒸包子】 与常见做法相似,此省略。
【角 日】 即饺子,做法省略。这是百姓心目中最高级的待客和过节食品。
【烫面饺子】 将小麦面用沸水和好,取少许擀成皮,包入胡萝卜或肉馅儿,做成饺子形上笼蒸熟,直接食用或蘸佐料水食用。
三、炉食类 炉食类指用鏊子平底锅烤制而成的食品。
炉食类食品以饼子为主,饼子又有粗细粮之分,小麦面制作的叫饼子,而粗粮制作的叫火烧。
【烙 饼】 小麦面加盐、油和好,做成饼形,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烧烤而成。
【蒸 饼】 做法不详,待考。
【煮 饼】、
[pre]原料配方: 皮料:熟标粉12千克红糖2.25千克食油1.5千克饴糖5千克碳酸氢钠25克水4千克 馅料:熟标粉1千克绵白糖3千克蜂蜜1.75千克桂花250克 浆料:白砂糖3.5千克饴糖7.5千克蜂密1.25千克桂花250克炸制油6.5千克桂面用芝麻仁8千克制作方法: 1.和皮面:先将熟面粉倒在案板上摊成圆圈,再将红糖加水溶化,倒入饴糖和食油搅拌均匀,加热煮沸倒进面圈内,加上碳酸氢钠,和成软硬度的面团。 2.制馅:先将熟面、锦白糖、桂花拌匀,再将蜂蜜加温化开倒入,擦拌均匀。 3.制坯:称取皮面24克、馅6克包成圆球形待炸。 4.炸制:油温升到200℃左右下锅炸制。炸前先将坯放在冷水中浸泡一下,目的是浸去浮面,减少油锅杂质;同时可防止露馅、脱皮。放入油锅炸至毛坯浮起呈棕黄色,表面出现小裂纹时即可捞出。 5.挂浆粘麻:待浆料熬至116℃左右,将炸好冷却的半成品分次倒入浸泡片刻,捞出粘麻,要粘裹均匀。质量标准: 形态:圆球形,大小均匀,每千克20个。 色泽:棕黄色,均匀粘附乳白芝麻仁。 组织:酥松柔软,拔丝,不玷牙,无杂质。 口味:绵甜可口,具有蜂蜜及桂花香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