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位于历史名城青岛。美丽的校园坐落在黄海之滨、浮山之麓,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这里承载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也充满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青岛大学是由原来的青岛大学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四个学校合并而成的。追寻青岛大学办学的起点,可以上溯到四校合并前不同学校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源头。
早在1909年,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就正式开办了。学堂设置了法政、工艺、医科、农林等学科。当时学制健全,是青岛近代第一所综合大学,曾被当时的《协和报》誉为“蒸蒸日上之青岛大学”。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医科依托胶澳督署医院举办。这个胶澳督署医院就是现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胶澳督署医院为学堂的医科教育提供了医学师资以及教学与临床实习场所。
由于战乱,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于1914年停办。医科中还没有毕业的学生转学到上海同济德文医工学堂。学堂医科的师资、教学设施及教学资料都留在了胶澳督署医院。胶澳督署医院改称为青岛病院。依托青岛病院,在原有医学教育的基础上,举办了青岛医学校。这个医学校后来曾在不同时期先后启用了青岛医科大学、青岛东亚医科学院等名称,到1943年定名为青岛医学专门学校。尽管经历了多次战争的创伤,青岛的医学教育也从未间断。
学科设置
学校目前设有23个学院,9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114个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可授予科学博士、硕士学位;11个专业学位类型,涵盖42个专业学位领域,可授予专业博士、硕士学位。
在校全日制学生3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31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7400人,留学生1200余人。专任教师近23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60余人,长期任教外国专家每年60余人。
科研成果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6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省市重点研究基地30个,科研机构66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0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学校坚持面向世界,实行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设立了不同类型的教育合作项目。学校与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是教育部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中美双学位项目合作学校,为学生出国实习、进修以及联合培养提供了众多机会。另外,学校设有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和德语的德福考试考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