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墅古龙窑(续)

家乡区县: 江苏省宜兴市

古龙窑掩映在前墅村的村落里,附近都是普通人家。该龙窑利用天然山坡建成,远眺望去,像一条蜿蜒而上的巨大长龙。这座古旧的龙窑头北尾南,长约50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砌成拱形,外壁敷以块石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设投柴孔(俗称鳞眼洞)42对,该洞是投放燃料和观察火焰温度的窗口。烧成温度紫砂在摄氏1150度左右,所谓千度成陶。西侧设装窑用的壶口(窑门)5个,是窑工进出取放陶制品的通道,窑身上方建有窑棚,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燃料主要为煤、松、竹枝等。窑工告诉我们,前墅龙窑是烧制紫砂器皿时间最长,历史最为悠久的一个龙窑,现在主要烧制壶、盆、罐、瓮等一些粗陶日用品。这种呈32度斜坡的龙窑,它的烧制原理是可以让火自下而上天然升温,非常节能。窑尾还在烧着,窑头就可以出窑了,出空的窑位又放入新的泥坯,利用余热进行干燥加热。
内景一览内景一览在窑前的燃烧房,我们发现了一张奇异的木凳,只有三条腿,而且两长一短,前后腿是非之差正好和窑体倾斜吻合,使凳面呈水平状。据说三条腿是由于窑体两侧高低不平之处可以三点定面,保持不乱。从这个小小的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窑工的聪明。

前墅龙窑目前仍然较好地保存了我国古代龙窑的结构特征和陶瓷器的烧制方法,是研究我国古代陶瓷生产发展的十分难得的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今天,很多见多识广的中外陶艺专家对这座从明代保留至今的古代龙窑赞叹不已,一位日本陶艺专家带着膜拜的心情拍下了很多照片,他说,日本的备前蛇窑就有可能是从中国的龙窑演变而来。据说,在几十年前,宜兴还有30多座这样的龙窑,目前仅剩一座,如今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宜兴对前墅古龙窑进行重修,让古龙窑的炉火生生不息,让古老的陶艺制作留下“活标本”。

深深浅千(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