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烦知识3

家乡区县: 山西省宁武县

1.楼烦国 “周王绘图有楼烦国”。楼烦原是一个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称,后来演变为地域概念,成为历史上郡、县、乡的名称。西周至春秋时的楼烦国相当于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带,后扩展壮大,其范围大致包括北至现在的内蒙清水河一带,西达阴山之南,南到山西灵石,东迄河北平乐县,东南边缘太原市区。战国时期,楼烦国为赵武灵王所破,归属赵国,楼烦这个地名就在这一带以郡、州、县、镇一直延续至今[1] 2.郡、州、县、乡、镇 楼烦人消亡了,但他们生存繁衍过的地方还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把中国划分36郡, 后来扩展为 46郡,就增设了楼烦郡。西汉因置楼烦县,治所在今朔城区夏官城村。今太原市的娄烦县在汉代属汾阳县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牧苑。西晋末,因战乱刘琨徙楼烦县民越过陉岭重置楼烦县,县址在今原平市大阳村。北齐县废。隋大业四年(608年)复置楼烦郡,辖静乐、临泉、秀容(今忻州市)3县,郡治在今宁武县宁化乡。今太原市的娄烦县唐初为楼烦监牧地,由岚州刺史统领,后专设置牧监使。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在楼烦监设宪州,并设楼烦、天池、玄池三个县,由宪州统辖。五代北汉宪州与楼烦县沿唐制。北宋及金,楼烦改属岚州。到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楼烦县并入管州,改置楼烦巡检司。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楼烦县改属永宁州。明初废县为镇,并入静乐县,设巡检司,属太原府。清延明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楼烦为镇,属忻州府静乐县管辖。辛亥革命后,民国初年(公元1912年),废府,改州为县,并于各省设道,静乐县属山西省雁门道。全县划为三个区,今娄烦县大部分地区为原第二区,为楼烦镇,直到1940年1月“晋绥事变”前夕。1940年1月7日,中共静乐县委在娄烦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此后,县政府机关一直常驻于娄烦地区,所属地域也大部分为今娄烦县,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11 月晋绥边区将原归八专署管辖的静乐县改称娄烦县,同时划归三专署管辖,县政府设在娄烦镇。1946年2月娄烦又归静乐县,并属六专署。1958年,修建汾河水库时楼烦镇为水库淹没区,原地居民西迁至何家庄、童子崖重建楼烦镇。197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复建娄烦县,属吕梁地区。1972年4月1日改属太原市至今。县人民政府驻地娄烦镇。详见娄烦县词条。南朝宋置,后魏因之,今阙,当在安徽旧颍州府境。安徽省颍上县,地处淮河与颍河交汇处、黄淮平原最南端……颍上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设“慎邑”,秦汉置“慎县”,南北朝称“楼烦”,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定名颍上县,迄今已1400多年。
楼烦岭

在山西宁武县南七里,接崞县界,省志作六番,崞县志及宁武府志俱作六盘。
楼烦寺

原平有净土祖庭楼烦寺
楼烦关

在山西省宁武县西南。 《隋书·炀帝纪》: “大业三年,北巡入楼烦关。” 《元和郡县志》释: “在静乐县北一百五十里,今宁武关,当即古楼烦关也。”宁武南的宁化村是楼烦关的南口。阳坊口是楼烦关的北口。

Decyang(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