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燕山南北,其中特别是燕山以北西拉木伦河、老哈河、大凌河三河之源地区,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及早期青铜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都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从文化特点与内涵观察,很可能和商族起源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在本编关于商族起源的部分已叙述。到公元前1000—前300年,即商周之际到战国中晚叶,夏家店上层文化主要分布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地区、哲里木盟、兴安盟以及辽宁省的朝阳市地区、河北省的承德市地区,今北京市北部燕山以南地区也有发现。这是一种受商周青铜文化影响而又独具特点的游牧民族文化,多认为这是山戎、东胡人的文化遗存,东胡人起源于兴安岭山原,大约是在商族的祖先从燕山地区南下到古河济之间的进程中,他们也随之从大兴安岭山原南下。春秋时北与燕为邻的称为山戎,战国末因分在东匈奴以东被称为东胡。
商代甲骨卜辞,常见“奚”的称号,按《周礼》及《说文解字》的记载和解释,是一种奴隶的名称。为何把奴隶称为“奚”,有多种解说,很有可能如《周礼·司隶》所举“蛮隶”、“闽隶”、“貉隶”、“夷隶”一样,是奚人被俘掠沦为奴隶的。《周礼·秋官·禁暴氏》有“奚隶”的名称。到东晋及声北朝,东北有奚族,这是属东胡族系的游牧民族,定居于老哈河流域以后,逐渐转向农耕,辽代基本上与契丹同化。这支东胡族系的民族,与甲骨卜辞的“奚”有无渊源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商及西周的政治势力范围已达到辽西地区,那里的民族与商朝发生关系是可能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