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唐节日大全2

家乡区县: 山东省高唐县

六月六: 六月初六晒龙袍的习俗,由宋代沿袭至今。是日,俗称“晒衣节”。这一天人们常把贵重衣物、书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整个夏秋不生虫,旧时寺庙中的和尚、僧、尼,也要把僧袍和经书搬出来晾晒,善男信女们纷纷前去观看,以至形成庙会。这时,小麦打收完毕,农村居民喜蒸新麦面馍馍、包子等食品,供于庭院祭拜天地;馈赠亲友,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俗称“送新”;家家户户用新麦面粉炒熟,加糖水冲食,谓之“吃炒面”。 境内还有一种风俗,即这年六十六岁的老人,不论何时生人,都在六月六日过生日,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父母做寿,礼物是一块肥肉,民间有“六十六,吃块肉”的说法。老人在吃这块肉时,要倒坐在门槛上吃,据说这倒坐吃了肉,还能再活六十六,意为祈望自己长命百岁。 阳谷、聊城、高唐一带盛产莲藕。六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故在六月六这天,人们有赏荷的习惯,十里八乡的男女一齐拥到荷花盛开之处,观赏荷花的美姿,女青年故意指使男友下水摘荷赠于己,以表爱情。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之夜称七夕,俗称“乞丐节”。相传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双星相会之日,故又称“情人节”、“双星节”,汉代《淮南子》一书中有“鸟鹊填河渡织女”的记载。民间传说,每年到七月七日这天,喜鹊大部分都见不到,都上天给牛郎织女搭鹊桥了。是日夜晚三更后,在葡萄架下还可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旧时,七夕晚上,妇女摆香案,设瓜果,穿针引线向织女祈求智巧,一些好奇的少男少女钻于葡萄架下屏息静听,听牛郎织女久别欢会的喁喁情话,能听到隐隐泣声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则就算得到了智巧。还有一些情意绵绵的青年男女事前相约,这天晚上,也要到葡萄架下相会。昔日,境内也有此俗,七夕这天,父母对新出嫁的闺女,都要接回娘家。意为鉴于织女婚姻上的不幸遭遇,为了保护女儿女婿的幸福生活,不可不防天地发觉他们常年同居而在七夕之后强迫分开。 中元节: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盆节”,是祭祖的日子,俗称“鬼节”。是日,家家包水饺,备纸香、冥钞、冥衣、纸牛、纸马,盂兰盆之类,带上瓜果供品上坟祭祖;庵观寺院设盂兰盆会,传为目莲僧救母之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的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俗有“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之说。庆祝中秋节也有庆祝一年丰收的意思。久出的家人这天都赶回家中欢聚,所以又称“团圆节”。旧时农家有中秋之夜拜月、赏月之俗。当月亮刚刚升起时,人们就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讲究的人家要挂上月光的码子,上面印的是一个类似嫦娥奔月的太阴星君,下面还有只小兔,然后摆上贡品,有月饼、西瓜、苹果、梨、栗等果品,另外还要特别供上一把青豆,版权所有聊之旅旅行社,转载必究。说是喂玉兔的。布置完毕,烧香叩拜,因月属阴,所以拜月者均是妇女。拜月时,老太太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八月十五月正圆,月饼西瓜敬老天,敬得老天心欢喜,一年四季保平安”。然后,合家欢聚,酒肴尽丰。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称为“圆月”,有庆团圆,全家欢乐之意。今拜月之俗年盛一年。节前,城乡居民以月饼等食品馈送亲友;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举行以吃月饼为主的家宴。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俗称“九月九”。汉代九月九日有饮菊花酒的习惯,历代相沿,故也称此日为“菊花节”。因九是十个数字中最大的数,又是“长久”之意,九九登高,增高增寿,文人学士于是日登高饮酒、赏菊赋诗。

陌上花开缓缓归(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