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界知名人士

家乡区县: 黑龙江省宁安市

延边大学校长金柄珉
黑龙江宁安人。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延边大学朝文系,1985年又毕业于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博士院,副博士研究生、文学副博士,1990年在延边大学获文学博士。历任延边大学朝文系主任、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兼师范学院院长,延边大学副校长,延边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韩国汉阳大学校客座教授,汉城大学校客座教授。曾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奖。199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朝鲜近代小说的历史考察》、《申采浩文学研究》、《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朝鲜文学史》、《韩国近代过渡期文学研究》、《朝鲜-韩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比较文学》、《朝鲜实学派文学与中国之关联研究》、《朝鲜现代文学批评资料集》(8卷)、《申采浩文学遗稿选集》等。其作品曾获吉林省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教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吉林省图书奖、吉林省长白朝文图书一等奖等。
金柄珉校长从事朝鲜—韩国文学、中朝(韩)文学比较等学科的教学与研究。先后发表了《朝鲜近代小说的历史考察》、《申采浩文学研究》、《朝鲜中世纪北学派文学研究》、《朝鲜文学的发展与中国文学》、《朝鲜文学史》(近代、现代)、《韩国近代过渡期文学研究》、《朝鲜—韩国当代文学史》、《民族文学的整合性观照》、《朝鲜-韩国文学的近代转型与比较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和教材。另外,编写了多部教学参考书,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还发表40多篇评论、随笔。他的学术研究,开拓了朝鲜—韩国文学和中朝(韩)文学比较研究的新领域,填补了学科空白,处于学科发展前沿。有些学术专著被国内外大学列为教材和参考书。先后完成国家、省部级项目3项,正在承担国家教育部、吉林省教育厅和国际合作项目3项。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出国留学回国人员奖、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吉林省教学研究一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吉林省图书奖、吉林省特等劳动模范等国家、省、地级各类奖17次,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金柄珉教授以其在世界韩国学领域做出的杰出贡献,荣获韩国延世大学校“庸斋学术奖”,成为该奖项设立以来第一个韩国以外的亚洲人。
金柄珉校长现为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韩国国语国文学会海外理事、中国朝鲜—韩国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延边作协理事等社会职务

金东国

男,黑龙江省宁安人,韩国启明大学研究生院韩国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东方语言与翻译学院韩国语系老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社会兼职
 中国韩国(朝鲜)语教育学会理事,韩国语言文化教育学会理事,在中国日照市韩国人会·韩国商会顾问,韩国湖南大学客座教授,韩国《东方学术论坛》编辑委员,中国《韩国语教学与研究》编辑委员

赵展

(1931- )黑龙江宁安人。著名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满文书法家,抚顺“满族形象代言人”。

赵吉惠

(1934-2005)黑龙江宁安人。曾任陕西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系教授、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国际中国哲学会学术顾问、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庞景仁

(1910--1985),教授。黑龙江宁安人。193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4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瑞士伯利恒学院、弗里堡大学讲师。1946年回国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建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外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专于十七世纪法国哲学。著有《马勒布朗士的神和朱熹的理》(法文),译有〔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美〕詹姆士《彻底经验主义论文集》、〔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等。

权 哲

教授。男,朝鲜族,1929年3月出生,黑龙江宁安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延边大学朝文专业和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生班。历任延边大学朝文系党支部书记,延边大学朝语系党总支书记兼主任,延边大学科研处处长,延边大学民族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延边分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朝鲜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文学学会理事,吉林省民俗学会顾问,朝鲜族民俗学会副会长等。现任职于延边大学朝文系。主要业绩: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和中国朝鲜族文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朝鲜族文学研究》(合著,主编)、《延边朝鲜族文学研究》(合著)、《中国朝鲜族文学史》(合著、主编)、《光复前中国朝鲜民族文学研究》等。发表了《中国朝鲜族文学发展的一个轮廓》、《〈北乡会〉始末》、《诗人尹东桂论》等论文和评论50余篇。其中《中国朝鲜族文学研究》获东北三省朝鲜族优秀图书一等奖,《中国朝鲜族文学史》获吉林省人民政府长白山文艺优秀奖和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研究会文艺理论研究奖。

郑炳镇

1926年生,朝鲜族,黑龙江省宁安县人。教授,原延边医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员。1947年12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军医,后被分配到东北军政大学吉林分校医学院(后改为中国医大第一分校)任生理学教员和医师。1949年4月调入延边大学医学部,历任生理学助教、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医疗系副主任、延边医学院教务处处长、延边卫生学校校长(兼)、延边医学院副院长。曾担任延边州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生理学会理事长,延边生理学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曾应邀赴美参加韩国人医学学术会议并考察了美国医学教育概况。1988年曾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平滑肌学术会议。他在学院教学管理和领导工作中,创办了日语医学班和在职医教科技人员日语培训班。在恢复夜大、创办函授教育、创建电化教室等方面起了主要作用。1990年1月离休。1996年9月享受正校级待遇。

姚郁

男,汉族,1963年12月生,黑龙江省宁安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979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习,198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5月留校任教。1990年哈工大飞行器制导控制与仿真学科博士研究生毕业,1991年1月至1993年1月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长期从事非线性与鲁棒控制、飞行器制导与控制以及空间运动体仿真等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0多项,在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翻译出版教材1部。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各种荣誉多项。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津贴。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副院长、航天学院副院长,2005年1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院长。2009年4月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助理。2009年9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

孙守光

1962年生,黑龙江省宁安人,博士学历,北京交通大学机电学院教授,现北京交通大学副校长。

何维为

1924年生黑龙江省宁安人,教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科大学校长。
博士生导师,长期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为建立和完善中国学位制度做出贡献。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11部。他的研究生中已有7名获医学博士学位。曾获市、省、国家科技奖8项。他治校有方,为开展对外学术交流,访问过美国、英国、日本、瑞士、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国。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待遇。

杨敏

女,回族黑龙江宁安人。一九八七年七月参加工作,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现任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鸡西市委主委、鸡西大学副校长。

阎沛霖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宁安县,1931年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在校期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1937后到国民党政府兵工署弹道研究所任技术员,仍继续积极从事对抗战有益的工作。1932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失掉组织关系,1938年重新入党。1941年后先后任延安自然科学院教员、班主任、系主任,张家口工业专门学校教育处处长,东北大学(佳木斯)自然科学院院长,西安煤矿公司经理,吉林工业专门学校校长,东北工业部教育处处长兼沈阳工学院院长。1952年后,先后任政务院重工业部教育司司长,国家计委设计计划局副局长,国家建委党组成员、建委委员、重工业局局长。1957年调入中科院,主持我国第一个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筹建工作,后任首任所长,1977年调任国家科委一局负责人,后任局长。阎沛霖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民族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翟建平

(1935—1997) 宁安人。1935年7月生,后迁居呼兰。1951年在呼兰一中参军,先后于空军西安军干校预科、空军第八航校无线电系、空军第一航校技术专科学习毕业。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历任空军十一航校特教研室副主任、主任,中国民航学院仪电系主任、物资处党总支书记、处长、院党委委员、常委、纪委书记。1993年晋升副教授,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5月退休。曾荣立集体二等功、个人三等功和多次嘉奖。编著出版《飞机自动驾驶仪》、《无线电设备讲义》等书。兼任国家科技进步奖航空行业组评审委员等职。1997年11月5日在天津病逝,终年62岁。

王景河

男,1963年8月出生,黑龙江省宁安人,本科,教授,企业管理和金融学硕士生导师;1984年7月参加工作,曾从事数学科学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及研究,在近7年的时间里一直从事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及电子商务系统理论及技术方面的研究,累计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

胡赤军

黑龙江省宁安人,1957年出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近代东北开发与经济史。在《社会科学战线》、《东北师大学报》、《文明比较辑刊》、《东师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等刊物发表过《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研究》、《近代中国茶叶的出口贸易》、《简析1907—1931年中国东北的对外贸易》、《近代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利益》、《近代中国生丝的出口贸易》、《近代中国出口商品的质量问题》等论文,参与编写《中国**纪事》、《共和道路在近代中国》、《中国近代爱国人物传》等著作。近年来参加了国家清史工程一传记组。  

艾珊(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