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

家乡区县: 江苏省海门市

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于2006年与长兴初中实现合并,学校现有常乐本部与长兴校区两个校区。共有28个教学班,在校生1300多人,其中初一年级10个班,每班平均40多人;初二年级10个班,每班50人左右;初三年级8个班,每班50人左右。常乐初中区域位置比较特殊,近邻海门市区,交通便捷,辐射面广。学校文化底蕴深厚,不远处张謇纪念馆粉墙黛瓦、绿树浓荫,常久、宁启公路横贯东西、凌河飞架,不断昭示着学校继承历史、开创未来的重任。校园内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区、办公区、活动区、生活区相映成趣,又以一条富有现代气息的长廊相互连接,有隔有透,似断似联。点缀在校园间的花草树木多四季常绿,又随季节变化,不断更新,让校园一年四季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美观,幽静,实用,方便,校园布局的设计,体现了以人为本、人境和谐的理念和浓浓的文化气息。连接楼宇的走廊,分列廊边的橱窗,也被赋予文化的意义。这里,常年陈列着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也经常更新,介绍名师益友,表彰优秀学生,展览师生们摄影、书法作品。教学区的走廊上,一幅幅名人名言,时时激励同学们勤奋读书,诚信做人。优美的环境,精心的设计,营造了和谐、健康、向善、向上的氛围,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吸引老师和学生置身其中流连忘返的理想的学习、工作、生活场所,为实现教师、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2007年11月,学校代表南通市接受江苏省基本建设合格学校验收,深受好评。上级领导对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的校园绿化环境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08年,被海门市政府、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命名为海门市“绿色学校”。 基于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的思考,对学校生源特点的分析,对教育教学的实践探索,学校确立了“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获得发展,让每一个农村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自主成才,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的办学理念,并把实践这一办学理念内化到精致化管理中,突出“五个精”,建成精美校园,锻造精良队伍,推出精致课程,实施精细管理,培育精品文化。紧紧把握住“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把一切教育行为都落实到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充分地发展上。

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教育质量也得到全面提高。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先后获得了“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海门市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南通市青少年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南通市最安全学校”、“学謇弘謇特色学校”、“英语特色学校”、 “海门市综合治理先进学校”、“海门市绿色学校”等光荣称号。2006年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在全市初中教育质量百分考核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初中教育质量百分考核荣获三等奖,长兴校区获显著进步奖。2008年,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成为首家“达标创特”学校。

天道酬勤,多年来的艰苦奋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先进办学理念深入人心,教育教学研究扎实推进,优秀教师群体更加壮大,学校办学内涵不断丰富,办学特色逐步凝集,日益彰显。

在“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获得发展,让每一个农村学生体验成功,让每一个农村学生自主成才,让每个学生拥有主动发展的品质”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经过多年的追求、积淀,逐渐形成了基于主动发展的自我策划教育特色。我们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主动发展的主题,采取不同的自我策划教育,在初一年级除了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和校风教育外,同时具体指导新生进行三年初中自我策划。初二阶段,深入进行学风教育和发展方向的合理定位,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人生规划。初三阶段,结合中考重任,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同时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追求终身发展。最近几年,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学生获得的奖项颇丰,语文阅读竞赛全国二、三等奖,数学竞赛江苏省一、二、三等奖,英语竞赛全国一、二、三等奖,化学竞赛南通一等奖,海门市中学生校园艺术节连年获得大奖,此外,最近一年来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学生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文章已达到了70多篇。

一所优秀的学校必然有一个优秀的教师群体,经过多年来努力,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扎扎实实的培训,真刀真--的比武,竭尽全力的培养,走出家门的开拓,沉心静气的反思,宽松乐学的氛围,逐渐锤炼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一流师资队伍。目前,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基本形成了由名优教师领头、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优秀教师群体。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教育硕士在读者1人。中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8.2%。教师中获南通市教学竞赛一等奖1人,获海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等级奖7人,海门市教坛新秀1人,校骨干教师比例达到了80%以上,有30多位教师获得海门市以上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综合表彰。

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的地理位置相对特殊,虽是乡镇却紧邻城市,理应是缺少农村的清静而沾染一些城市的嘈杂,我们却寻找到一条富有特色的创新之路。归纳为四个字“有为而治”。教学上要“有为”,活动上要“有为”,只有“有为而治”,才会有创新,才会有特色。

多年来来,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逐步探讨了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分层教学操作方式和途径。①课堂教学分层。这种按学生学力分班教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文化课程学习的个体差异问题。②课堂教学的目标分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③课后训练分层。教师分层布置作业,在作业量、能力点和难易度上有所区别。④课外辅导分层。根据不同情况,分层进行辅导,加大课外辅导力度,目的在于防止学生的学习缺陷堆积,建立教学补偿机制。我们采取的四个分层教学方式,其根本意图在于不让一个学生厌学,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发展、能动发展和整体发展的智能机制。在生源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连续两年获得百分考核等级奖。中考升学率均保持在95%以上,高中录取率达到了70.4%,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学校的附近就是清末状元张謇纪念馆,百年颐生酒厂,现代化示范村中南村、培育村。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丰富的传统教育,特别是以“弘謇、学謇”为特色的主题综合活动研究,已经坚持3年。我们以继承和发扬张謇精神、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目标,深入持久地开展教育。围绕教育主题,我们利用自编的校本教材《张謇——家乡人民的楷模》、《昨天,今天,明天》和反映主题综合活动的影像资料开设了系列教育课程,由点带面,认识张謇精神。活动扎实,效果明显,全面地推动了优良班集体的自主建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形成了刻苦善思的浓厚学习氛围,促进了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

此外,2007年下半年开始,在教育局许副局长的规划设计下,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已经启动农村初中英语特色学校建设。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富有特色并卓有成效,从初一年级起强化英语教学,并开设英语活动课程,英语逐渐成为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的强势学科,在历年的学科竞赛、中考中,海门市常乐初级中学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三毛哥哥(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