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046年的2月,春意方浓,在茫茫的牧野(今河南新乡)一带,金鼓齐呜,战旗若云,周军与商纣王的奴隶武装进行决战。结果,商军大败。周军乘胜追击,攻入了商朝的都城朝歌(今河南淇县)。残暴荒淫的商纣王看到末日已到,登上鹿台,自焚身亡。建国500多年的商朝,至此结束。
周国的国君武王姬发,进入朝歌,宣告周王朝建立。周武王富有政治经验,老练持重。他很清楚,商朝虽然覆灭了,但是,在商朝的故土上,还有大批潜在的力量存在,他们还念念不忘商朝,不甘心丢掉他们的政治权力;并且按照惯例,还必须让商的后裔有一片封地,保存商朝祭祖。对这片新得的复杂的辽阔土地怎样控制呢?他在厅前来回踱步。最后决定请来大臣太公望、召公奭、周公旦共同商量。太公望即姜尚,召公奭、周公旦是周武王的两个弟弟。
太公望提出斩草除根的办法。说:“商朝留下来的人,就是我们的敌人,应该统统杀掉,以绝后患。”召公奭不同意太公望的意见,他提出对商人区别对待:反对周朝的就杀掉,不反对的可留下。周武王把目光朝向周公旦。周公旦拱拱手,道:“商人是我们的敌人,不假,但杀不是个办法。为了防止他们反抗,可以派军队监视;另外,也应该采取些措施,让他们向我们*拢。这样才是久安之计。”周武王连连点头,对商人的管理就这样决定了。
为了争取商人向周朝靠拢,周武王首先革除了被商人反对的商纣暴政。为商纣王囚禁的箕子,商人称他是贤士,武王令人把他放出监狱。被商纣王惨杀的比干,商人一直对他追念,周武王令人把他的坟墓增大,划出边界保护。周武王还释放了被商纣王囚禁的百姓,散发粮食和财物赈济。为了保存商朝祭礼,他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到朝歌当国君。这是一个危险人物。周武王为了防止他叛乱,令自己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对他监视,合称“三监”,也称“三叔”。
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在灭商战争中,都有卓越战绩,并且对周武王都是忠心耿耿。周武王觉得,把东方新得的这片广大领土,只有交给他们三人管理,自己才放心。于是,把他们的封国都封在新得的商的领土上。蔡叔度封在蔡,即今河南上蔡;管叔鲜封在管,即今河南郑州;霍叔处封在霍,即今山西霍县。另外周武王并在朝歌周围对三个弟弟各封一个城邑作为三人去朝歌时的驻地。蔡叔度住在鄘,在今河南焦作;管叔鲜住在卫,在今河南淇县东;霍叔处住在邶,在今河南汤阴东南。
周武王安排停当了,方才返回镐京(在今陕西西安西南)。他认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万万没有想到第三年就出现了问题。
周武王灭商后三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姬诵接着当天子,是为周成王。这时,周王朝的国家制度还没有建立,很多地方骚动不安。周成王是个娃娃,哪能控制这个局面?在周武王的同母兄弟10人中,除了周武王,就数周公旦最贤明。他就是被后代捧作圣人的“周公”。为了稳定局面周公旦主动地辅助侄儿成王。按说,成王年幼,周公辅政是应该的。但是,在做法上却不够妥善,他既没有征求兄弟们的意见,也没有得到大臣们的同意,竟然擅自跑到周天子的位置上发号施令。这样就引起兄弟们和大臣们议论纷纷。连太公望和召公奭思想上也划了问号:怎么,难道周公旦对成王想取而代之吗?
远处东方监视武庚的三叔,正在为周武王的驾崩沉痛,忽然,从镐京驰来驿车(西周时期,传达信息的驿使,是坐车,而不是乘马),向王叔传达周公旦的命令:要他们很好地监视武庚。
三叔疑惑了:“这是王命,怎么不用成王的谕旨,而用周公旦的命令?”接着,又接到周公旦登上天子位置,让百官俯首,听从他的号令的消息。
三叔气愤了:这明显是在图谋不轨,将要做出加害成王的事情。三叔忠于武王,也就忠于成王。他们不愿成王遭受不测,所以就发布通告,号召姬姓诸侯国和朝中大臣,共同讨伐周公旦,保卫成王。这个通告很快传至镐京,传遍了大小诸侯国。
这下可喜坏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他对周武王灭商、杀死自己的父亲,早就耿耿于怀。现在看到周朝内讧,认为良机已到,别有用心地马上表示支持三叔。
当时,商的残余势力还很大,位于现在山东的奄(今山东曲阜)、蒲姑(今山东博兴)以及徐夷(在今江苏洪泽湖一带)、淮夷(在今安徽的皖北及河南东境),都是原来商的属国或部族。因此,武庚一声号召起兵,奄、蒲姑、徐夷、淮夷立即响应。整个东部半个中国——黄(河)、淮(河)、洙(水)、泗(水)一带,战旗参差,兵车纵横,全部沸腾起来。三叔想派兵制止,已经不可能了。
这时,周公旦的处境也十分困难:内部成王、太公望、召公奭猜疑,外部大军压境,怎么办?但他很镇静。他知道,这些商朝余孽不除掉,早晚也会作乱。于是决定出兵讨伐,巩固东方政权。他首先向太公望、召公奭恳切解释,说明摄政是从形势需要出发,从而解除内部矛盾。接着,便带兵东征。为了加强政治攻势,他奏准成王,向全国发布一道名叫《大浩》的讨伐通告。通告上重点谴责武庚举兵叛乱的罪恶,对三叔也进行了指责。接着大军就从镐京出发了。
最初,在东方起兵叛乱的主要是武庚和商朝的残余势力,三叔并未进行军事行动。蔡叔度很清楚,武庚起兵的目的是在复辟,要管叔鲜、霍叔处思想冷静,不要和武庚同流合污。可是,在周公旦主持下以成王名义发布的讨伐书——《大浩》,却把三叔也列入了武庚叛乱集团,并且是讨伐对象,这样就使三叔非常为难了。
战争开始了。周公旦主要向殷地的武庚进军,并对三叔讨伐。三叔也实行自卫。
接着,管叔鲜战败,他在张皇中犯了个大错误,竟然逃奔向武康。后来武庚兵败,管叔鲜和武庚同时被杀。霍叔处废为庶人。
周公旦与蔡国的战争,主要是在蔡国都城进行。蔡国都城建筑在冈山上,西面汝河环抱,并且涧渠纵横,不便战车行驰。蔡叔度曾在这里指挥军队凭借汝河、涧渠防守。后来周军攻占了蟾虎寺一带的冈岭地区,从蟾虎寺向东,首先攻破蔡城北垣,蔡城陷落。清代蟾虎寺碑,载有“周公东征,屯兵芦岭,日久方克”句,说的就是当时的战争情况。
因为蔡叔度没有和武庚联系,周公旦对他判了个囚禁之罪。囚禁的地点在郭邻。郭邻据说即今县城西北2.5公里的蟾虎寺。“郭”即城郭,因为这里*近城郭,古代故名“郭邻”。
蔡叔度被囚在郭邻,周公旦假装优待,送了10辆车,还有70个人保卫侍候。其实是对他软禁看守。
蔡叔度被囚后,怨气填胸。他自我反思,并没不轨行动,但却落了个叛周的罪名,现在又被囚在郭邻。举目四望,高岭深谷,衰草疏林,更助长了他的凄恻悲哀之情。于是,郁闷成疾,不服药饵,不久就把自己折磨死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