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1912--1935),云南玉溪人,出生于昆明。云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反帝大同盟,在明月歌舞团任小提琴师。历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主任、俱乐部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中国电影文化协会组织部秘书、部长等职。主要音乐作品有《卖报歌》、《新的女性》、《大路歌》、《翠湖春晓》、《开矿歌》、《前进歌》、《毕业歌》、《义勇进行曲》等。由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中的主题歌。该影片的上映,使《义勇军进行曲》很快成为鼓舞士气、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愤怒吼声。1949年,在第一届中国人政治协商会议上,画家徐悲鸿等人建议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周恩来当即表示赞同,毛泽东结合大家的意见表示同意。从此,《义勇军进行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歌。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转道日本去欧洲途中,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
熊庆来(1893--1969),出生于云南弥勒县朋普镇宰息村。1907年,考入昆明方言学堂。1909年,升入云南英法文专修科。1913年考取留学比利时公费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转到法国改学数学和物理。1921年,熊庆来学成回国,任教于云南甲种工业学校和云南路政学校。28岁的熊庆来被聘为南京大学教授,创办算学系并兼任系主任。1926年,熊庆来被聘清华大学,创办算学系。1930年,熊庆来在代理清华学院院长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数学研究机构---清华算学系研究部。1933年,熊庆来又获法国国家理科博士学位,其定义的“熊氏无穷级”,被载入世界数学史册。1937年,应云南政府之请,熊庆来回到阔别16年的家乡,担任云南大学校长。1969年3月,一代数学泰斗熊庆来与世长辞,时年76岁。
蔡希陶(1911--1981)出生于浙江东阳,上海华东大学毕业。历任昆明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任云南省科委副主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1930年进入北京静生生物调查所。1932年1月5日,蔡希陶进入云南考察,采集植物标本上万种。1938年在黑龙潭创办了我省第一个生物研究所---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即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经过研究,蔡希陶确定了在我国北纬21°---23°之间的广阔土地上适宜栽培生产橡胶的论断,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橡胶工业。此外,他还参加了云南香料植物樟油、桉树油、香叶天竺油的开发。1958年,蔡希陶在西双版纳的葫芦岛筹建了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园---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热带植物研究基地。1981年3月9日,蔡希陶因患脑溢血,在昆明逝世,享年70岁。
黄虹(1928--1999),原名黄琼芝,著名云南民歌歌唱家。出生于一个酷爱民间歌舞家庭。从小受到云南花灯、革命小调、抗日歌曲、滇剧音乐的熏陶。早年积极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和中国革命。新中国成立后,黄虹一直是云南省歌舞团的独唱演员,文革中受过迫害。1953年她参加了云南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时一鸣惊人,由她整理、编词、编曲、演唱的云南民歌,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小河淌水》、《放马山歌》、《我望槐花儿时开》、《猜调》、《赶马调》、《绣荷包》等,其中有的被选入音乐院校的声乐教材中,有的被改编成民族器乐曲。她曾随中国代表团多次出访过波兰、罗马尼亚、前民主德国、朝鲜、日本、印尼、前苏联、缅甸、香港、澳门等地,使云南民歌走向了世界。
关肃霜(满族 1929--1992),出生于湖北汉口。1942年,13岁的关肃霜拜京剧旦角載绮霞为师,关肃霜善于广纳博采,她曾师从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等前辈大师那儿,学到他们纤巧阴柔细腻的一面,而另外一些名家则使她在进一步掌握艺术节奏和人物造型美方面,受到很多启发。自1956年以来,关肃霜先后出访过法国、意大利等20多个。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铁弓縁》是关肃霜京剧艺术表演的代表作。在剧中,关肃霜共、花旦、青衣、刀马旦、小生、武生“三旦二生”无一不精,唱、念、做、打,无一不佳。1980年5月《铁弓縁》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戏剧片奖。 1992年3月6日,关肃霜在昆明辞世。生前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振兴京剧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副理事长、云南省京剧院院长。
梁金山(1882--1977),出生于云南保山。青少年时期的梁金山在缅甸腊戍修过铁路,当过火车司炉,做过公路道班,从事过码头搬运工。1916年,梁金山成为缅甸华人中的巨富和华工领袖,曾受到英国女王的接见,得到奖赏左轮手枪一对、猎枪一支、大银刀一把。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梁金山组织缅甸华侨抗敌后援会,自任会长。1935年,梁金山出卖商号和公司,在怒江上修建了施惠交通的“惠通桥”,后来成为滇缅公路抗战运输大动脉的关键通道。抗日战争时期,梁金山先后捐白银9000两、汽车80辆和一架飞机,组建中国侨民银公司支持抗战,并无偿运用自己金光公司的120辆卡车,抢运国际援华物资10万吨。迫于日军抓捕,58岁的梁金山抛弃在缅甸经营了几十年的全部家产,回到祖国怀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侨联委员、云南省侨联主席等职。1977年8月,93岁的梁金山在他的家乡--保山蒲缥方家寨去世。
张冲(1900--1980),出生于云南泸西县一个彝族小官宦家庭。早年在地方自组武装,1924年接受改编,历任滇军支队长、副团长、滇越铁路护路司令。1927年后,任囝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旅长、师长、云南盐运使。曾倡修一平浪盐场移卤就煤工程,并兴办弥(勒)泸(西)水利工程。抗日战争时期,任第六十军一八四师师长,参加台儿庄战役,战功卓著,升任新三军军长。1942年,任第二路军指挥官。1946年,以彝族代表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代表大会,后赴延安。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高级参谋、松江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策动滇军在东北起义。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少数民族云、贵、川省慰问团团长、云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副省长、省民委主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1980年在北京病逝,时年80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