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郭麟阁"

家乡区县: 西平县

郭麟阁(1904--1984),我国当代著名的法国语言文学专家、教授、教育家、翻译家。河南西平人。1928年毕业于中法大学服尔德(现译伏尔泰)学院。1935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文学博士学位。

在中法大学服尔德学院,郭麟阁打下了研究法兰西语言文学的深厚功底。与此同时,他还广泛涉猎文史哲学科的相关知识,更没有放弃从小以来对中国文学、历史的浓厚兴趣。也经常到北大文学院听著名教授讲课,如听鲁迅先生主讲《中国小说史略》、沈尹默的《诗经》、胡适的《中国哲学史》等等。
1928年,郭麟阁在中法大学法国文学系毕业,考试成绩列全校第一名,由校方出资派送法国里昂大学留学深造。至此,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这一年秋天,他离开祖国,乘货轮飘洋过海,来到向往已久的欧洲大陆。
从1928年至1935年这7年的时间里,郭麟阁辗转奔波于法国里昂、马赛、巴黎等地,过着艰苦的官费留学生活。学校提供的经费少得可怜,难以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他节衣缩食,经常忍饥挨饿。但他始终依靠坚定的信念,以顽强的毅力刻苦用功读书,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里昂大学文科,郭麟阁接受著名的法国比较文学大师卡哀·古昂教授的指导,学习"比较文学",同时选修"美学"、"法国历史"等课程。在这里,他大量阅读了法国各时期著名作家,如法郎士、司汤达、梅里美、莫泊桑、巴尔扎克、雨果、左拉的原著,以及著名文学理论家、批评家泰纳、圣佩夫等人的文艺评论。
他还跟随法国著名小说家维卡尔先生学习写作,整整学习了3年,使自已的应用法文写作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博得老师的赞许。在维卡尔的指导下,郭麟阁开始翻译唐诗、宋词,并在报刊上发表。1932年,他大胆翻译了中国文学巨著《红楼梦》的前50回。当它们陆续在报刊上登载后,立即在法国文坛甚至整个欧洲都引起了轰动,因为这是第一次用法文将这部伟大的作品介绍给西方读者。欧洲人惊叹不已,他们称曹雪芹是"中国的巴尔扎克",中国古典文学引起了法国人广泛、浓厚的兴趣。
经维卡尔先生的介绍,郭麟阁参加了当时不少法国文人社团,其中"里昂作家协会"比较著名。他在这里结识了许多活跃在文坛上的作家和诗人,从他们那接受了许多文学理论知识和创作技巧。
继翻译《红楼梦》后,经过充分准备,在卡哀教授的指导下,郭麟阁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博士论文的写作:用法文撰写《红楼梦研究》。在这篇论文里,他利用国内胡适等人研究考证的成果,大胆借鉴西方美学思想和理论,特别是采用了法国圣佩夫、泰纳、朗松等人确立的艺术哲学理论和历史科学的文艺批评方法,对《红楼梦》产生的时代背景、封建社会的特征以及《红楼梦》的文学特色、艺术成就展开了充分的伦述和分析。尤其是他在文中强调了《红楼梦》从一个家庭崩溃过程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腐朽和没落,从而使这部作品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政治意义。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评论,卡哀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
论文答辨在1935年6月10日正式通过,郭麟阁荣获法兰西文学博士学位,这是他一生中难忘的日子。参加答辩会的多达200余人,其中有许多作家和学者纷纷向郭麟阁表示热烈祝贺。里昂著名的包斯克兄弟出版了这篇论文,它轰动了整个法国文学界和学术界。

秀家乡(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