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旅游——杨梅山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南安杨梅山,山体雄伟峻峭,烟霞飞舞,傲立在四周丘陵平原之上。山中伏藏雪峰寺、慧泉寺、太湖岩、西真寺、本山岩等名刹古寺,晨钟暮鼓,清袅飘荡。山间还有一处幽秘的九洞崆,相传是杨文广平闽时大战蝙蝠精的第九洞,也是明代倭贼的藏宝洞之一,洞中财宝不计其数……

名刹传奇

雪峰寺,位于南安杨梅山中,渊源溯于唐代,史载为高僧义存大师得道之处,是闽南著名古刹之一。寺门石刻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对楹联相传是南宋大理学家朱熹游览雪峰寺时题刻。朱熹在雪峰寺时,还到山上采食薇菜,至今人称“朱熹菜”。明代大学士、书法家张瑞图为雪峰寺题写过“法界藏身”匾额,这块匾已为寺院珍藏。

明朝两位相国叶向高和史继偕,均作过“游雪峰”诗。叶向高诗云:“雪里流石髓,谷口见仙家。不断四时雨,常飘六出花。林穿寒漱玉,壑渡晚凝华。欲作寻源客,穷探路转赊。”史继偕的诗更耐人寻味:“名寺雪峰冠武荣,僧传四景自天成。一阿上下树林翳,遍处高低云雾蒸。玩月楼中光已露,焚香炉内意先倾。重游问佛知何日,微笑予心在帝城。”

雪峰寺历史文化景观万千,人文名胜有白马坟(即父母坟)、万福堂、藏经阁、谁真堂、朝天亭、虎啸岩、太虚洞等。自然风景原有雪峰四景,即洗心泉、缓步径、芭蕉坂、山月楼,以及雪峰八趣:一是晴窗晓日、二是花坞晚霁、三是薜萝凝烟、四是北牖凉风、五是苔阶■露、六是山楼夜月、七是石窦鸣泉、八是香庭蕉雨。不过,由于近几十年来寺院数度扩建、修缮、改造,四景八趣有些已不复存在。

然而,关于雪峰寺后的九洞崆的传说却历久弥新,一传此洞为杨文广平定闽南十八洞的第九洞,一传此洞为明朝倭贼的据点山洞,里面的珍珠、玛瑙、金杯、玉盘,数不胜数
平妖故事
宋代名将杨文广是个闲不住的人,平定陕南张海起义有他份,讨伐侬智高他也很卖力,征西时抢印,征南时带队,最后还跑去镇守北疆。所以,关于他的传说,在各地都留下了不少,平定闽南十八洞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在南安境内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宋仁宗年间,福建有个南闽王蓝凤高造反了。封肖炳为左丞相,梁玉为右丞相,薛天雄为大元帅,手下雄兵50万,猛将数百员。南闽王还收编地方武装,按关卡驻防,一共统领着十八个洞。分别是九洞崆(又是水洞崆)、漳仙洞、铁松洞、镇山洞、水晶洞、黄草洞、清峰洞、蜈蚣洞、蝶仔洞、碧水洞、天山洞、红砂洞、天魔洞等,分布于南安、漳州、安溪、仙游、莆田、福清、海澄、鼓浪屿、浦城、建阳、大田、南平诸地。

据说杨梅山九洞崆洞主是“蜜婆精”(蝙蝠精),黄草洞洞主杜引是蚯蚓精,鹭江洞洞主铁头禅师是石龟精,蝶子洞洞主是鬼月姑。这些“妖精”法术高强,诡计多端。宋仁宗指派杨文广率军南征,麾下将领包括了穆桂英、杨宣娘等杨府豪杰。在野史中,穆桂英是杨文广的母亲,杨宣娘是他的姑母。穆桂英有一把阴阳扇,一扇就能飞出火龙,烧死敌人。杨宣娘惯使柳叶飞刀,会腾云驾雾。

至于杨文广在九洞崆如何打败“蜜婆精”的,民间描述甚少。一版本称,“蜜婆精”是被穆桂英用阴阳扇烧死的,另一种说法则是,“蜜婆精”是被杨文广用神箭射死的,死时这妖精坠落云端,撞断杨梅山的一支山峰,引发山体塌方,因此,杨梅山上如今处处可见巨石散落林间。

杨文广在杨梅山不仅铲除了九洞崆的“蜜婆精”,并且在当地除奸治恶,让人们过上了太平的生活。为了纪念杨文广平妖事迹,杨梅山周围的人们纷纷建庙立祠,把杨文广祀为当地“境主”。现在康美东坂和梅山演园还留有祭祀杨文广的庙。杨文广曾驻军于洪濑镇,据说,当地至今留有一口“将军井”,此井是杨文广用手中金枪扎出来的。

宝藏悬案

与杨文广平闽故事的虚无缥缈略有不同,杨梅山倭贼藏宝故事,还算得上是有鼻子有眼的。

清代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九,福建五,泉州府》中写道:“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贼掠凤山、清源山,犯南安。明年(1559年),复由此入犯。”这伙倭贼入犯南安,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曾霸占杨梅山九洞崆及附近洞穴为其贼巢十来年。九洞崆也就成了这伙倭贼存放赃物的天然藏宝洞。据说,这里所藏的宝藏多到令人咋舌的地步。

九洞崆,深不可测,洞口有“西湖二星宝,坠落九洞崆”石刻。相传,此洞可从山顶直通至山下东溪前山渡口的深潭中,在山腹中绵延长达数公里,而且据说有多个出口。占洞的倭寇之中,原有一外号“扫帚精”的头目,残酷凶猛,诡计多端,难以对付。后来倭贼发生内乱,“扫帚精”被自己人打死。南安地方官民乘机包围杨梅山,可苦于不知道贼藏于哪个洞。正巧,此时洞中有一名被倭贼绑架的村女,她机智地把洞中囤积的谷壳不断掷入经过山洞的溪流,让它们顺流而下。山下官民看到谷壳飘于溪流中的,立即醒悟,沿溪寻来,就找到贼巢了。官兵悄悄在洞口燃起大量柴火,想用火烧烟熏的办法,把倭贼逼出山洞。没想到,那烟竟从永春天湖山上冒出,由此才知此洞深邃如斯。

倭贼发现官兵入洞后,财宝也来不及拿便四散逃窜,不少跌入山谷摔死,余者尽皆死于官民的刀枪之下。雪峰寺后,如今仍有一方崖刻上书“气夺扶桑”,据传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荡倭行动。

倭贼绝迹后,九洞崆内的宝藏却无人知晓埋藏地点,没有发掘。年代久之,洞里尽是大蛇、蝙蝠之类的动物。南安民间传言,民国时期,乡人曾两度前往探险未果。当时在康美当保丁的陈鼎鹤,一度邀两位同事持枪入洞。可惜进洞约百米处时,忽见蛇群迎面而来,三人仓皇逃出洞外。演园村也一度有10人手拉手进洞,洞中寒气袭人,而且渐行渐窄,最后人须跪下爬行。这10人看洞幽深莫测,不敢继续前行,只好原路返回。

迄今为止,无人能成功穿越九洞崆,而其中“宝藏”也成了悬案。

众说纷纭

九洞崆到底存不存在,是什么样子,具体方位又在哪?笔者在杨梅山附近走访时,却得到了几种近似“罗生门”的答案。

年轻的普静法师已在雪峰寺修行了2年多。他告诉我们,山上没有一个叫九洞崆的地方,杨梅山他不知走了多少遍了,从没见过有这样“古怪的洞”。

常年在杨梅山上伐木竹的两位村婶称,她们看到过九洞崆很多回,那洞就在山的中央,被一大片竹林包围,没有砍刀开路,根本无法靠近。她们还建议要走莲花洞(在山的西侧)通往山顶的路,“穿过一个很大的山屏,就能看到九洞崆了,洞前还有石刻”。

雪峰寺内的一位老僧通真法师表示,他曾经见过九洞崆,那洞是一堆巨石叠在一起形成的,“很深很吓人,而且还有狐狸精、蛇精出没,常人绝对不能靠近”。他还建议,要找九洞崆,要从国专亭(在山的东侧)一带沿山路寻找上去。

爱心公益协会会长、南安市佛教协会副会长苏少隆告诉我们,他曾在杨梅山上见过类似的洞,是乱石堆砌而成的,“非常难找,洞口也不大,洞里有水流”,不过他不敢确定那就是九洞崆。

康美镇梅元村的苏晋卿老先生称,他哥哥小时候曾在山上见过九洞崆,还发现洞中有一潭水池,可是不敢入内。洞口的石刻受风蚀十分严重,“九洞崆”三字难以辨认,只能看出“西湖二星宝,坠落×××”字样。早年有人进洞探查过,“一帮人进去后,看到洞内有石桌、石椅,还从洞里挖出了一个金碟子”,因为洞又黑又深,充满危险,后来再无人敢进去探宝了。

这些回答更加深了我们的疑惑,看来要解开九洞崆谜团,唯有亲身探洞了。

迷境之惑

如果你拿到雪峰寺游览示意图的话,你会发现,在那地图上明确地标着,九洞崆就在太虚洞右侧朝山顶的山路上,而且距离并不太远。

可是,当笔者按照地图所示,一路探寻过去时,却发现满山遍布巨石和大小不一的石洞,遗憾的是这些巨石和石洞上都没有石刻字。山路走到一半时,忽然被密密麻麻的大竹林和岩石彻底截断。我们试图强行进入竹林,结果在林中转悠了大半天,差点迷路,却未能发现传说中的九洞崆洞口。

大伙不死心,原路折返后,直接从太虚洞左侧沿岩石向山顶攀爬。这里出现的石洞更多,这些洞大多只是入口很宽,一进入洞后,行不到十几米,洞就突然缩窄,根本无法继续前进。很多石洞是相互联通的,在一些洞底还暗藏水道,隐约可以听见水流的声音。在一处山洞的角落里,曾泛出金绿色光芒,我们以为是撞见宝物了,兴冲冲地凑近一看,却不禁大失所望,原来只是一片青苔被阳光折射后发出的光。

从国专亭斜向上的路寻觅过去,路倒是挺好走,绿荫蔽天,一路上还可以看到一排排的结着黄澄澄果实的芦柑树,那芦柑在阳光的照射下,表皮发出闪闪光泽,煞是诱人。不过,我们一直搜索至山麓间的本山岩寺附近时,也没有看到九洞崆。绕着杨梅山折腾了七八个小时,就像走入了一个庞大的迷宫一般,最终不得其门而入,依然与九洞崆无缘。

宝藏在哪?

或许只能这么说,因为走进大山的怀抱,从此便沉睡于山的臂弯……

当眼球遭遇美景,成就了幸福的嗓子。走入南安康美镇杨梅山,一路上都能听到同行之人发出的高分贝尖叫赞叹声。杨梅山是一处惊喜之地,山巅有慧泉寺,山麓有本山岩,北有西真寺,西南有太湖岩,雪峰寺独占中区。诸峰朝拜,左右盘踞,钟灵毓秀。这里的山有一种清越、柔和之美,灵秀的绿树如伞,层层叠叠、翠芒交织,从山间相依相偎直至山尖。山脉横亘若屏,攒列似笋,气势磅礴。山脚更兼碧水环绕,清风习习,涤荡尘心。

洪心茹(2015-06-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