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确山县城西32公里,1939年,刘少奇及中共中原局机关在这里指挥中原的抗日战争。李先念、彭雪枫、张震、王国华等及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经济学家斐济华曾在这里战斗或工作过。抗战期间,竹沟被誉为“小延安”、“小陕北”。纪念馆有30间故居组成,文物遗址31处。周恩来总理生前亲笔题书“竹沟革命纪念馆”。馆北3公里处为革命烈士陵园。
该地经济一直欠发达,正在开展红色旅游产业。
山东省政府暨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AAAA级):八路军115师司令部和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政府诞生地,位于山东省莒南县大店镇。总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刘少奇、罗荣桓、朱瑞、陈光、黎玉、肖华、陈仕榘、谷牧等老一辈革命家长期在莒南生活、战斗过。莒南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
蔡家崖---时人誉称“小延安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馆址即原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旧址。这里曾是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当地人称“花园院”。1940年2月,这里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名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暨120师师部移驻此院,同时成立了中共中央晋绥分局,从此,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誉称“小延安”。
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周士弟、李井泉、牛荫冠等同志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先后移居这里。著名的“晋绥干部会议”,就在这里的“晋绥军区礼堂召开”,当年毛主席发表了《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后被收入《毛选》第四卷),并亲笔题写了土地改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总政策,对全国新老解放区的土改、整党工作,以及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延安——深圳宝安区白石龙村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入侵英国占领的香港九龙,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军为加强对香港的全面监控,企图搜捕加害被困于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遵照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电示,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联合活跃在宝安地区的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迅速展开大营救。在东江纵队及当地群众的帮助下,邹韬奋、矛盾等300多名文化名人先后由香港被护送到深圳白石龙,而后成功转移。在这次秘密大营救中白石龙和民冶一带的武工队与群众和敌人斗智斗勇,为这次大营救行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当地人民的精神和行动,给文化名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石龙村被誉为“小延安”而饮誉中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