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需要聪明人来做的职业之一是记者?

家乡区县: 湖北省建始县

事先声明,我下面讨论的记者特质是指真的认真想做新闻的,不是写软文和敲诈文的,而且我们这里谈的是写特稿。

记者这个职业其实要求的不是聪明人,至少不是那种大家所谓的聪明人。太聪明了,反而不适合做记者,太聪明了一般都变成记者采访的对象了。
换言之,有一点是最重要的。一个记者最终也是唯一的工作目的,就是为读者服务,帮助他们弄清楚一件事或一个人——要有忘我之心。如果记者同志您在潜意识里也好,明意识里也好,认为自己的采访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对方面前表达自己的牛逼、睿智、美丽、动人,“与大佬(或大象)共舞”(我怎么这么讨厌这词)——这个记者好也有限。当然,聪明到能与对方进行对等交谈是前提,但做记者的大忌就是自恋,至少到目前我还是这么认为的,人家读者花十几元不是来看您自我满足或崇拜您的,您可以在微博,BLOG或者相亲会上去尽情自我表达,别耽误读者阅读。当然我这个想法也许以后会有所补充和改变也说不定。

支持人在这个职业长期做下去,需要的几个基本素质是:1,对真实世界和他人始终有着敬畏和朴素好奇,哪怕一点点,这是必须的,还是那话,这个工作不是你拿来表示你有多牛逼和与大佬有多熟的,而是去理解你的报道对象和为读者服务的。2,由衷热爱好的文字,有很好的鉴赏力,同时愿意在纪律写作的范畴里花样翻新地尝试各种方法(注意,不是自我表达是纪律写作,太喜欢自我表达您可以改写小说或者日记),由衷地喜欢写稿,愿意宅在家一遍遍改稿子——有作品荣誉感。3,很好的逻辑和分析能力,没有逻辑的记者太可怕了。4,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可能除了以上三种能力外别无所长,对挣大钱、控制一个组织或者控制其他人没太大兴趣——因为记者有种很自然的置身事外的天性。

原本忘记说了,这里要补充一下,记者当然是要有一个靠谱的价值观的——想好好做人都得有靠谱价值观,何况记者,否则公器私用的情况或者不负责任的报道会比比皆是。本来这事是根本不用说的大前提,但貌似目前居然还真成了普遍性问题了。

当记者的人一般是天生的旁观者性格,在任何时候卷入事件时内心都有一块地方是中立的,判断力不会受太大干扰——有时候就是在自己的事情上,好记者们也能表现出这种“冷漠”。有意思的是,我见过的多数不错的记者其实都有社交障碍和给陌生人打电话障碍,平时比较宅,不大爱见人,但采访或打电话前会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转换过来就好了。比较有趣的现象是,太乐于交际四处露面的记者一般对写作的要求不高,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交际型的也有自己的长处,也可以成为消息型而不是特稿型记者,这里就不多说了。
还有一点需要补充,好记者真的是要有阅读习惯的,看网刷豆瓣知乎不算,不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一般就是消息型记者了。看看一个人的日常读物就能判断他(她)到底能走多远,有点私下的小恶趣味没问题,但如果一个人对文字的好坏既不敏感也不讲究,那还是算了。

事实上,记者需要的是种特别的“翻译”、转换或者连接的能力:首先他要有很好的理解力,能理解自己采访对象的动机和他们的行为语言所产生的意义,把他们的所说通过自己的证实或证伪转换为群众能懂的东西,把人们平常所见或者在不同处发生的事情东一点西一点地联系在一起,寻找出其中蕴含的某些逻辑,最后再用通俗易懂或者好看的语言表达出来。
其次是他得有常识,不能人家说什么就信什么,人家当然愿意给你看脸,你得有常识去想想对方的屁股是什么样的,别被人一通忽悠了。这就是常识和洞察力——你至少得愿意怀疑别人,否则更适合做公关。当然常识体系确实是要靠一步步在现实世界里建构起来的,在网络里是刷不出来的,但也有聪明绝顶的人能够靠书和一些特别的体验构建起常识世界。
有鉴于现在这个行当正处于动荡期,所以如果你还有别的才能,又不那么执着,就别做记者了。这个工作远比外人想象的辛苦,收入也不高(我说的不包括灰色收入),现在被所谓的潜规则弄得不像无冕之王倒像过街老鼠了。除非你真的喜欢它,或者你真的有天赋——那么好,去干吧,没人拦着你去实现理想,这是好事。人跟自己的工作之间最好有点爱情,而不像为买房凑合扯了个证一块儿过的权宜性夫妻。

我招聘的时候,已经苦口婆心劝退很多同志了。

fangyuanyuan(2015-06-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